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再撑4个月 纺织市场或转暖?

                     

  2008年对中国的纺织业来说是步履蹒跚的一年,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让本已微利的纺织企业无“利”可图,从毛坯布的生产,到印染厂的加工,再到产品的销售,纺织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相关政策缓解纺织业的困境,但就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原料布生产厂来说,疗效不大,高密市的中小纺织企业正位于其中。
  经济导报记者日前得到消息,在高密市以生产棉纱、毛坯布等原料布为主的上述企业已经出现大批停产关闭的情况,而随着年底销售额不增反降,这些企业将会面临近10年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如何“过冬”成为当地政府以及企业人士最为关注的问题。 
       双重压力
  “高密市共有600多家中小纺织企业,目前拥有8万员工,3万台织布机。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有277家。”11月26日,高密市经贸局的一位负责人向导报记者介绍,这些企业都以生产棉纱和毛坯布为主。2007年毛利润达到11.8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左右。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当地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现在却面临着无订单可接,生产成本又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目前已经有30%的企业停产,大部分都是小企业,不超过50台机子的那种。”上述人士说。
  “我每天晚上11点睡觉,不到两点就起床了。失眠啊,脑子里想的都是厂里的事情。”11月27日,导报记者见到了高密盛宝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宝成,这位爽直的山东汉子同时也是高密市纺织协会的副会长。他的企业一直因销路稳定在业内评价颇高,但是现在也有些捉襟见肘,“从今年9月以来,基本就没有出过货。”
  据单宝成介绍,他的产品主要以蜡染布为主,提供给潍坊、滨州、苏州等地的印染厂,简单加工后销往非洲。本以为市场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以躲过金融危机的影响,谁知就在一星期前,单宝成接到中间商的消息:因为仓库存货太多,蜡染布在市场上将做20%降价处理。“没办法,那个公司还有几百万元的欠款没给我,货不出手哪有钱还。”单对商家此举颇为无奈。
  高密市中小企业局发展指导科的唐科长对导报记者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品外销不畅,浙江、江苏等地的销售商仓库里都是满满的,供销渠道不畅,再加上产品不断降价,高密这些原料布生产企业受损严重。
     在采访中,多位厂家老总对导报记者表示,劳动力资源、土地租赁、电费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厂长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从他办厂至今,土地使用费用由每平方米1.5元涨到6元。电费平均每千瓦时涨到0.52元,按照一个月70多万千瓦时的用电额来算,一个月仅电费就将近40万元。由于高密人力资源短缺,该市纺织工人的工资在全国都排在高位,一般的挡车工每月能拿到一千五六百元,技术好的最高可以拿到2800元,而山东其他地市为12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员工全年4000多元的劳保,企业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地市。
  成本和销售带来的双重压力,像两把铁锤,重重砸在企业资金链条上。“以前中间商回款也就1个月的时间,现在可能要等3个月左右。”单宝成说道,随着年末将至,不少企业的银行贷款已经到期,这对企业的资金周转无疑是个巨大考验。

        各方求解
  “我们在努力帮助企业度过这段困难时期。”高密市中小企业局的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该局在融资体制上出台了种种举措,并取得一定成效。如针对企业现金流匮乏、还款能力不强问题,市政府设立了中小企业过桥还贷资金,筹资5000万元用于支持按期偿还贷款;针对企业贷款难问题,设立了首个企业融资协作科,为中小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今年以来共帮助瑞驰纺织、真由美制衣等7家企业从高密市工商银行贷款176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纺织产业在高密市得到迅速发展,成规模的企业从21家发展到277家只用了5年时间。”高密市中小企业局发展指导科唐科长对导报记者分析,“都是一个模式发展过来的,产品雷同,质量雷同,成了这些中小纺织企业的致命伤。”
  唐科长认为,下一步做好技术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银鹰化纤就是个例子,它们投产的黑色粘胶短纤维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并且已经销往南方地区,市场预期很好。”
        同样,虽然现在情况并未见好,但对于今后的市场,单宝成还是充满信心,“纺织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须的,不能因为市场低迷就把整个行业都否定了。考虑到国家的利好政策效应从产业链上端作用到我们这些下游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以及不少小企业已经让出了竞争市场,我认为只要能撑到明年3月份,将会迎来市场的逐步转暖。”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