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全球纺织重镇盛泽:危机冲击不严重 开工率基本恢复 产业集聚显优势

                     

  作为我国受外贸影响最大的传统行业——纺织业,如今究竟怎样了?

  近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到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之所以选择盛泽,不只是因为这里古时就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更是因为这里如今年产60亿米布(全球人均2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聚集地。进入镇区,但见纺织企业鳞次栉比,进入4平方公里的中国东方市场区域,车子就开不动了,前面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马路两边挂着“纺织”招牌的铺面也是一家接着一家,用了半个小时走了几条马路看见的仍然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见一丝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子。

  开工率基本回复到危机前状态

  在福华织造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施青岛带我们参观了他的新厂房。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在别人想着如何缩减规模应对危机时,施青岛选择的却是扩张。2009年他投资3亿元,新建了20000平方米的厂房,从日本引进1020台先进喷水织机和前道配套设备。在这1020台织机安装调试完毕后,施青岛最近又追加订购了1000台织机。

  说到这一逆周期做法,施青岛说,他之所以在危机还未见消退时大举投资,主要的原因是对纺织业有信心。在危机来临后,施青岛做出的是中国纺织业10年内难以被取代的判断。他认为,中国纺织业要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如何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竞争力。2009年4月国家出台的纺织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前几年,纺织业实际上是被限制的,振兴规划的出台说明国家对纺织业的态度"转身"”。“大家都帮你,和大家都卡你,效果是完全两样的,振兴规划实际上再次打开了纺织业的发展空间。”

  对当地纺织业的复苏,施青岛的感受是,尽管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产品销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国内增加部分抵消了出口的下降。总体来看,下半年情况要好于上半年,目前情况要好于去年的预期。在当地有几家企业的吴江广东商会会长黄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他的公司主要从事纺织业中的后整理业务,由于不断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产品档次,现在可谓产销两旺,几个新型产品客商还要排队拿货。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东方丝绸市场协会介绍,2009年上半年盛泽纺织业企业总体开工率就达到了75%,目前已经达到80%。而与其他行业不同,当地纺织企业实行的是24小时全天候运行,停人不停机。以这样的方式算下来,盛泽纺织业复苏情况应该十分理想。

  2009年盛泽在建的工业项目115个,计划总投资70.87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工业在建项目10个,而1-9月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达到25.98亿元。从这个数据来看,盛泽企业对纺织市场的未来相当有信心了。

  政府扶持是度过危机的关键

  “2008年到现在,盛泽没有一家纺织企业因为危机倒闭。”说起金融危机影响时,东方丝绸市场协会副秘书长沈莹宝是这样介绍的。他说,关键时候是政府拉了企业一把,上有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下有盛泽地方政府的“保驾护航”。

  尽管盛泽的纺织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明朝就被誉为全国“四大绸都”之一,但是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重镇还是近10年的事情。最近这几年,盛泽镇政府着力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政策引导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东方市场也适时地拓展了纺织科技中心、纺织专利技术交易中心和纺织品检测中心的服务功能,帮助当地企业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和质量。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先后成为“中国流行面料采购基地”和“江苏省面料出口基地”,当地文兴、祥盛、福华、华佳、向兴、新民、盛虹、方圆八家企业先后成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2009年1-9月盛泽纺织企业专利申请量达3100件,51家企业的118款面料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占全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和入围品种1/3左右,创下历年之最。

  在土地、治污、外来人口管理等综合配套方面,政府也做好相应统筹保障。据了解,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为鼓励企业投资和集约用地,镇政府提出企业每多盖层厂房奖励8万元的措施;将纺织印染企业集中迁入盛泽经济开发区,并将原有的七家污水处理厂整合为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统一集中处理所有企业污水。2008年盛泽列入财政预决算的环保投入达1.05亿元,投入2860万元新建了7套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