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中棉所:2010年中期全国棉花产需形势展望

                     

  一.2010/11年度全国棉花产业经济走向
  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2010/2011年度为300,回升50点,恢复到2008/09年度水平。预测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为“需求稳中有升,面积稳定难度加大;进口大幅增长,价格高位运行”,棉花需求“三个没有改变”的态势增强。分析指出,金融危机是外因,增长周期是内因,在内外两个因素作用下,我国棉纺织业步入稳定增长周期是其主要特点。CCPPI上半年各月分别为248、242、253、241、256和245,呈波浪型走向,运行特点如下:
  1、棉纱产量再度回归两位数增长;出口回升两位数增长,内需继续保持旺盛态势。上半年棉纱产量1277.9万吨,同比增174.3万吨,增幅15.8%(上半年GDP增长11.1%)。棉布产量182.2亿米,同比增36.5亿米,增幅25.1%。实证检验,我国棉纱产能基数很大且保持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下,全球经济进入回暖和复苏态势,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十分红火,出口888.8亿美元,同比增88.6亿美元,增幅22.0%,高于(危机前)2008年上半年的8.8%。其中纺织品出口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服装出口5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0%。
  上半年纺织行业产销形势大好,1-5月纺织业实现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63.8%。1-6月服装鞋帽、纺织品内销增长23.8%,金额2754亿元。如果下半年GDP保持8%的增长,棉纱产量8%的增长为1400万吨,全年棉纱产量2600万吨,按用棉比例40%测算,纺纱用棉1000万吨的态势没有改变。
  2、进口大幅增加。上半年进口棉花154.5万吨,同比增81万吨,增幅110%。
  3、国内外价格走高,棉花市场呈现强劲的复苏态势。上半年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16084元/吨,同比增4130元/吨,涨幅34.5%。其中6月17896元/吨,比1月14932的最低价回升2964元/吨,回升19.8%。上半年A指数84.7美分/磅,同比增27.3美分/磅,涨幅47.6%。滑准税条件下国内外价差缩小至1000元/吨。
  4、高产创建有利于棉花生产的稳定。今年农业部继续在全国198个县200个万亩片开展棉花高产创建行动,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各地积极应对不利天气进展良好。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补贴金额15元/亩,有利降低生产成本。
  二.2010年棉花产量展望
  1、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前中期为79,表明长势差于去年同期两成多。主要特点:一是晚播迟发10天以上,其中早期播种出苗很不顺,苗情差异大。二是全国种植密度增加8.1%,有利以密争早。二是前中期长势差。5月CCGI为62,真叶数1.5片/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近四成。6月CCGI为85,真叶数7.7片/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一成半。7月CCGI为90,果节数23个/株,整体苗情差于去年同期一成。三是流域间差异大。三大流域以黄河最好,西北次之,长江最差。
  2、前中期为偏差年景。4-7月主产区特点:一是长江经历低温——渍涝天气过程,伏前桃和头伏桃少。二是黄河经历了低温——高温干旱天气过程,针对晚播增密12.9%,有利以密争早;自6月中旬到7月底高温,一方面加快苗情转化生长,病害轻,凡灌溉棉田长势好,伏桃多,有望超高产;另一方面,局部伏蚜、红蜘蛛危害严重,中部脱落多;无灌溉棉田,到7月下旬因旱开花到顶,早衰严重。三是西北经历低温——冻害——气温回升——高温天气过程。针对晚播迟发,北疆增密15.1%,虽然南疆播种期正常略晚,但因5月低温降雪冻害迟发。5-6月低温,7月气温回升,生长加快。
  3、前中期灾害多,强度大,绝收面积大。监测结果,截止7月20日,棉田受灾面积7123万亩次,占播种面积的96.9%,高于去年同期的25个百分点,净增1545万亩次。成灾1204万亩次,增139万亩次,增13.1个百分点。绝收面积约75万亩,是近几年全年最大的。三大产区都有成灾面积,其中赣、皖、湘沿江沿湖产区最为严重,绝收面积50万亩。
  三、新棉价格展望
  (一)上半年现金投入减少,雇工费用连续8年上涨,呈“物减工长”态势
  监测结果,上半年棉花生产现金投入518.2元/亩,同比减12.2元/亩,减2.3%。其中物质费用减25.1元/亩,人工费用增12.9元/亩,两项相抵减12.2元/亩。物质成本中因天气不利肥料农药等投入减少致成本下降。
  (二)新棉售价仍有上涨空间,但不宜超过8元/千克的高位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