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告别低成本 赢得高利润:中国纺织业利润增40%

                     

  据初步估计,2010年我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将突破4万亿元,出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利润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增幅有望达40%。面对前所未有的漂亮成绩,业内并没有表现出狂喜,因为这种高增长的背后,却是诸多现实隐忧。
  “过去中国纺织业1个比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素成本低。但是2010年的节能减排的硬约束、劳动力价格的增长,以及棉花、化纤等原料价格的异常波动等事件告诉我们,中国纺织业已经告别低成本时代。”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说。
  现实之困——原料、劳动力价格上涨成定局,纺织业痛别低成本时代
  美国市场刚刚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欧洲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工厂刚恢复正常生产,工资涨幅就超过订单额增幅,还遭遇“拉闸限电”;利润总算回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棉花、化纤等上游原料价格又相继暴涨……2010年很多人用“大起大落、扑朔迷离”来形容纺织业。然而,更令行业纠结的是,这种“复杂性”带来的行业压力将成为1种常态。
  首先,劳动力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2010年纺织业劳动力的薪酬福利涨幅普遍在10%以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资涨幅高达20%。这一方面是出于“补课”。2009年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是5.6万元,而纺织业平均工资是3.1万元,造成劳动力单向转移。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提高劳动者收入。那么劳动力价格上涨大势不可逆。”孙瑞哲说,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民生产业,纺织业涨工资也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势所趋。
  其次,“棉花之痛”注定还会持续。2010年纺织原辅材料成本比上年增长约30%,其中棉花等上游原料成本涨幅最高超过1倍,涨幅之大创下15年来的新高。然而,原料涨价并非就此终结。
  棉价等原料价格的飙升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一,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在逐年萎缩,造成供求偏紧。其二,美国的流动性过剩推高棉花等大宗商品的期价。此外尽管纺织制造业是我国市场化最早、产能最大的行业,但是棉花的流通、化纤原料的投资审批仍然属计划经济,上下游对接不畅。
  “2010年原料涨价让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赚得钵满盆满,但是也给纺织业敲响警钟。必须加快研发量大面广的棉纤维替代产品,从而填补原料缺口,平衡供需关系。”孙瑞哲说。
  机遇何在——消费能力与城镇化率的提升,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
  对纺织业而言,低成本时代的终结固然痛苦,但是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无疑是重大利好。
  国际经验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美元后,社会消费将更注重品质和品牌。中国纺织业恰好迈入这个消费新阶段。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比例进一步提升到82%,比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0年前3季度我国服装零售量价双升,服装零售额累计增长85%,销售量增长12.3%。
  纺织业另1个机遇是城镇化。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是46.59%,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增加的3亿多城镇人口必将缩小城乡间消费差距,对纺织业有利。
  纺织业中的产业用纺织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基础产品。像高铁路基土工布、风力发电机叶片、人工心脏瓣膜、汽车安全气囊等,都是产业用纺织品。如今产业用纺织品仅占全行业纤维加工量的17%,“十二五”期间该比例有望提高到19%。而在德国等纺织强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占比均超过一半。
  其实,节能减排也是纺织业必须迈过的1道坎。目前中国纺织工业总耗能占全国工业总耗能的4.3%,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淘汰落后的任务很重。2010年下半年在江浙等地,纺织企业及集群沦为“拉闸限电”的主要对象。即便不主动节能减排,水、电、煤等能源价格的上涨也使纺织企业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
  “全社会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的压力越大,我们的市场越好,因为我们就是服务于产业升级和低碳需求的。2010年园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逾4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利润率增长30-40%。”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认为,产业升级与消费多元化既是中国纺织业发展的压力,也是创新的驱动力。
  如何赚钱——收购上游资源,建设渠道和品牌,创新商业模式
  孙瑞哲认为,在纺织业“淘金”,“有实力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