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安徽颐和纺织:果断转型 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从今年3月份开始生产第一批光伏系列产品开始,到现在已经完成销售收入1500万元。”昨天,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安徽颐和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颐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整洁的车间内,公司负责人谢富华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根本无法把一家传统的纺织企业与一家生产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联系起来。

  迫不得已的转型

  安徽颐和银丰实业有限公司是由北京颐和银丰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一家纺织生产企业。公司一期年产1000万米纺织面料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于2003年4月开工建设,2004年12月竣工投产。

  安徽颐和银丰实业有限公司是由北京颐和银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纺织企业转移而来,不仅有着多年高档纺织面料设计、生产经验,而且销售网络健全,产品通过浙江和广州两地出口国外。但随着全球金融动荡对传统纺织行业巨大的冲击,颐和银丰实业有限公司的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浙江和江苏等地的纺织服装企业由于出口受阻,开始大规模停产关闭,作为纺织服装企业上游配套企业,颐和银丰从2008年8月开始限产,只开足60%的产能,每月产值仅200多万元。

  公司负责人谢富华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纺织业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偏低、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等诸多难题。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纺织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中国纺织产品大部分依赖出口,而全球金融动荡影响的广度和程度到底有多深,现在谁都说不准,这也就意味着纺织行业复苏之路依然漫长。

  “只有实施产业转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颐和银丰给自己提出了新的创业目标。

  涉足清洁能源建设

  2008年4月,在中国纺织行业还未出现大面积滑坡时,颐和银丰就开始考虑转型问题。在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他们获知节省能源、科技含量高的光伏产业是各地政府争夺的新型项目。颐和银丰毅然决定走上光伏产业“淘金”之路。

  涉足新兴的光伏产业,仅靠公司现有技术和人力远远不够,颐和银丰将合作的目光投向了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唯一从事光伏系统研究和技能技术研究的工程研究单位,拥有全面的光伏系统技术,已帮助新疆、内蒙古等地建成了一批光伏电站。2007年8月24日,颐和银丰实业有限公司与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方面开展长期、广泛、深入的紧密合作。

  2007年12月20日,颐和银丰正式成立了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取得了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高压变频调速节能装置、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等三种产品的技术转让,成为国内独家享有这三种产品的厂家。

  前景光明的光伏

  2008年3月,高压变频调速节能装置、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等三种产品在颐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并销售到省内外。去年10月,该公司设计、制造、安装的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台具有商业价值的20千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巢湖市柘皋变电所投入使用,该站也因此成为我省第一个无人值守、自备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的电力变电站。

  “柘皋变电所光伏太阳能电站项目是我省电力公司开发新能源的试验、示范项目,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2009年将在全省各变电站逐步推广。”谢富华自豪地告诉记者,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许多行业或许都会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而光伏产业潜力巨大。政府在4万亿救市计划中着重强调节能环保领域,无疑是给光伏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正是基于对光伏产业前景的看好,颐和正在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对纺织这一块,保留现有生产规模,不再扩大产能,将存量资产运营好;对光伏这一块,则继续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光伏产业。2009年,颐和将光伏产品的生产计划调高到5000万元。按照颐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内,颐和将投资2亿元,年生产、销售智能化大功率高压变频节能系统装置500套,光伏并网电站控制系统装置1万套,太阳能照明装置2万套,达产达效后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并争取实现上市目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