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绍兴模式值得推广

                     

  近年来,各地政府及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法,绍兴县印染产业集聚升级的成功实践,为全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模式之一:创新落到实处
  
“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为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绍兴县在工艺技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推进印染产业全方位创新。

  在工艺技术创新方面,严格设定技术、工艺、设备准入标准,并对印染企业集聚升级的设备配置,专门邀请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逐一进行审核把关,强势采用先进,坚决淘汰落后。

  在组织结构创新方面,依托政策和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升级。

  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政策推进与严管严控并重,通过制定政策,努力让中小印染企业感到诚意,从而主动转型升级。

  通过上述3个“创新”,绍兴印染业的要素优化、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模式之二:政府规划建设配套设施

  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基地,推进产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是目前各地传统产业升级重要途径。但是,许多地区在推进集聚时,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比较滞后,产业集聚基地的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发展升级的需求,影响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绍兴县在实施产业集聚升级工程中,重视产业集聚功能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空间,推进企业工艺装备、产品、管理、价值链升级;同步规划建设产业集聚所需水、电、路、汽、通信等设施,以及职工公寓、商贸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强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印染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企业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这些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绍兴纺织印染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转变。

  
  模式之三:政策引导和严管严控并重
  
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资源承载压力加大、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摈弃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各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途径。

  绍兴县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把强势推进印染业节能减排作为重中之重,走循环发展之路。一是政策引导,对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实现集中供热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二是严格准入,引导企业应用高效、节能、低耗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在制造环节控制能耗和排污量,做好节能减排的源头管理;三是严管严控,继续加大实施监管的力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放的企业进行查处,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约束企业违法行为。

  
  模式之四:政府企业合力推进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各自作用,二者形成合力。绍兴县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作用。

  绍兴县政府着重在营造氛围、政策引导和加强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扎实、深入地开展调研,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充分考虑企业利益的各类激励政策,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保护企业集聚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专门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对印染产业集聚的审批、备案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氛围。企业作为转型升级主体,积极参与集聚升级方案的讨论制定,同时积极配合政府,严格按照准入条件实施企业搬迁,改造提升,产品升级等,主动进行转型升级。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