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2010年我国纺织产业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0年,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实现了产销同步增长,效益大幅提升的佳绩。然而,国际市场需求情况、成本上升、节能减排、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等因素仍给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的平稳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应持续关注。

  一、基本情况

  1.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2009年

  2010年,纺织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2009年则是同比增长9.1%,增速加快。

  2.主要产品产量增长

  2010年,全年纱产量2717万吨,增长13.7%;布产量656亿米,增长19.5%;服装产量285亿件,增长18.6%;化纤产量3090万吨,增长15.6%。

  3.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涨,保持高位运行

  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上半年持续上涨,下半年高位震荡,12月达到27508元/吨,创年内新高,比上年末上涨12635元/吨,涨幅为85%。12月,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为34800元/吨,比上年末上涨14000元/吨,涨幅为67.3%;聚脂切片、涤纶短纤、涤纶长丝的价格分别为11750元/吨、12600元/吨和1435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27%、31.3%和23.2%。

  4.出口形势继续向好

  201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0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较2008年增长11.5%。其中,纺织品出口770.5亿美元,增长28.4%,较2008年增长17.8%;服装出口1294.8亿美元,增长20.9%,较2008年增长8.1%。

  1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当月出口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增长4.7%。其中,纺织品出口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增长4.2%;服装出口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5%。

  5.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2010年,纺织行业投资增速加快,其中,纺织业增长26.4%,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34.4%,比上年加快17.4个百分点。

  6.利润实现较快回升

  2010年1~11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004亿元,同比增长53.4%,增幅提高了28.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1187亿元,增长52.6%;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558亿元,增长35.8%。

  二、主要问题

  1.原料价格上升,成本增加

  2010年,流动性过剩导致资金涌向大宗商品市场,涨价风潮几乎蔓延至纺织业的所有原料领域,以棉花为代表的天然纤维价格更创下历史纪录。

  2.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回暖,但是欧美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而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消费方式的改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如果欧美需求不能迅速恢复,那么这种产能增量就要依靠国内需求的增长来消化。

  3.劳动力价格上涨成为常态

  2010年,我国纺织业劳动力的薪酬福利涨幅普遍在10%以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资涨幅高达20%,全行业涨薪幅度大于其他制造业领域。

  4.人民币升值影响纺企利润

  在汇率方面,2010年6月我国启动二次汇改以来至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3.13%。据专家测算,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将至少降低6%,这对平均利润率不到10%的传统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

  5.印染企业节能环保压力突出

  低碳经济给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带来压力,政府将对污染排放和能源单位消耗水平进行更严格的调控,印染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6.贸易摩擦频繁

  在欧美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增大贸易摩擦成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需求,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召回通报等贸易保护现象极大增加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成本。

  三、对策建议

  1.保持增长局面,加快自主创新

  全行业要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把保增长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以赴巩固国际市场份额、扩大国内市场与消费,我国纺织业需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改善出口结构,减少对美纺织品出口依赖

  面对美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的阻碍,最有效的对策是生产国际消费者普遍需求的纺织品,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与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逐步减少对美纺织品的出口依赖。

  3.警惕贸易保护及技术性贸易壁垒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协助企业及时掌握出口市场国家关于产品检验标准和准入制度等方面的最新要求和规定,同时,国内有关企业应及时关注各方面的贸易壁垒信息,沉着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从技术源头上早作战略选择,把握发展趋势。在技术逐渐成熟的条件下,积极争取贸易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把握贸易话语权。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