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外贸信息 > 正文

传2月贸易顺差狂降320亿美元

  2月贸易顺差出现大幅收窄。

  外经贸系统人士3月5日透露,初步

 

  上述降幅仅是初步统计的大概数字,这一数据未经海关总署证实。准确数据预计会在本月10日正式对外发布。

 

  数位受访分析人士指出,出口降幅的加大以及进口降幅的收窄,两因素的叠加致使2月顺差增势出现反转。此前,包括宋国青在内的学者预判2009年的顺差规模可能大幅增加,全年甚至达到5000亿美元之多。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

 

  2月出口下降

 

  一位未公开姓名的商务部官员透露,商务部正在全国大范围内,对多个行业进行调研,“部里急需摸底,知道外贸的真实情况”。

 

  上述外经贸系统人士指,若按20%左右的降幅计算,2月进口约在630亿美元左右,出口约700亿美元,顺差规模约70亿美元。

 

  他分析,20%多的出口降幅较1月17.5%的降幅进一步扩大,进口方面则从1月的下降43.1%收窄到20%左右。这两项因素都在指向顺差规模缩小。

 

  1月份中国贸易顺差为391亿美元,与去年11月份创下的401亿美元的单月历史最高水平相差不大。过去4个月中国贸易顺差总额达到1534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全年贸易顺差一半以上。

 

  顺差增势可能逆转之前已有消息。

 

  海关

 

  消息人士亦指出,考虑到春节因素,单独观测1月或者2月的数据都不够准确,“应将两个月连算,关注具体指标的变化。”不过,即便如此,出口下降幅度仍然惊人。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永军3月5日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出口大幅下降才是2月顺差逆转的主要原因。他的测算显示,在剔除本年春节因素后,1月的实际出口降幅在8%-10%,进口下降约30%;而2月出口、进口降幅若都以22%测算,在剔除上年春节因素后,出口、进口实际降幅将达到27%。

 

  两项指标比较可以发现,出口从下降8%-10%扩大到下降27%,而进口降幅反而缩小。“这才是顺差收窄的关键因素。”张永军指出。

 

  海关2月中旬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1月,我国实现进出口1418亿美元,下降29%,其中出口904.5亿美元,下降17.5%,进口513.4亿美元,下降43.1%。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3月5日说,进口降幅在1月已经触底,考虑到去年底提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案,大规模地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拉动进口需求。她近期在曹妃甸港口的调研就发现,铁矿石的进口已经开始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的采购在增加,近日,中国就刚刚启动了一场赴欧采购,希望增加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

 

  张永军判断,2月进口降幅收窄与价格因素相关,“海运费的上涨就是原因之一”。2月,反映海运价格的重要指标波罗的海综合运价

 

  争议顺差逆转

 

  关于全年顺差的判断存在分歧。

 

  

 

  不过,另外一派意见则认为,2009年的顺差可能与去年持平甚至收窄。

 

  招商银行3月2日发布的报告已经警示了顺差快速收窄的可能性。

 

  该行报告指出,“如果顺差开始收窄,其速度与力度可能超出预期”。报告列举,贸易逆差大国美国、法国的逆差已在1-2月内急剧收窄,贸易顺差大国德国的贸易顺差迅速收窄,日本在短短的1个季度之内就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源出口国如巴西也是如此。只有加工贸易较为集中的大陆和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3月5日表示,按照2月的贸易趋势发展下去,顺差有可能反转为逆差,这一判断基于出口的下降超过预期,而进口受投资拉动逐步回暖。

 

  中国上一次出现贸易逆差是在2004年2月。

 

  周世俭强调,政府应该进一步上调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目前有45%左右的机电产品退税幅度仍然不够。实际上,现在的出口退税率还不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而现实的情况却比1998年更为艰难,“政府出台的出口刺激政策力度还可以更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