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
2008年,全球经济在跌宕起伏中度过。棉花市场大起大落,历史罕见。年初,由于美国鼓励应用玉米生物能源,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市场担忧植棉面积下降,投机基金纷纷涌入棉花市场,国际棉价大幅上扬,完全脱离基本面的支撑,3月份国际期现货市场均达到90美分/磅的近几年高位。但随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
上周(2008年12月22-26日),第二轮收储计划全部完成,122万吨储备棉已收购入库。第三轮150万吨收储的交易方式随即公布,并连续进行。国内皮棉期现货价格延续前期态势,继续稳中有涨,部分地区籽棉收购价格小幅上涨,棉籽等棉副产品价格企稳回升。同期,国际棉花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扬。 22日,第三轮收储的细则公布,标准
08/09年度,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居民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众多企业倒闭、压缩成本导致欧美市场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需求大幅下降,作为棉花最大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与纺织品服装最大出口国,整个产业链在08年下半年遭受重挫,而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适逢中国新棉上市,棉价的大幅快速下跌严重影响我国棉农的收益,再此情况
上周(2008年12月15-19日),第二轮收储计划已基本完成,国内皮棉期现货价格继续小幅上涨,籽棉收购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国际棉花价格有所上涨。 上周投放棉花收储计划14.01万吨,其中新疆棉6.68万吨,内地棉7.33万吨,全部成交。截止12月12日,第二轮收储累计成交96.475万吨,加上第一轮成交的22万吨,已完成122万吨收储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发布2008年11月棉花市场监测信息。 一、全国棉花交售进度明显滞后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近期调查显示,截至11月下旬,全国棉花平均交售进度为52.3%,同比下降19.8%。 二、棉花进口进一步减少 10月份我国棉花进口继续上月减少趋势,进口9.61万吨,较上月减少3.29万
暗潮涌动的2008年对于国内棉花生产、贸易相关行业来说是冰火两重天的一年。2008年上半年棉农承受着棉花种植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而下半年由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疯狂牛市行情后快速滑落,棉花价格亦难以独善其身。棉花价格跌跌不休给棉农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打击。同时,经济危机影
为了解全国2009年棉花种植意向,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今年11-12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各省区植棉意向较上年普遍下降:200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7128.32万亩,较上年减少1559.41万亩,降幅17.95%。另据了解,美国2009年的植棉面积也很可能减少到800万英亩甚至更少。这似乎为明年国内外棉价回暖提供了条件。不过
盐城,江苏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常年植棉近250万亩,占全苏植棉面积的一半。全市80%的农户种植棉花。随着沿海开垦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十几年来,滩涂外包植棉渐成气候,未纳入统计的沿海植棉面积产量较为可观。2008年棉花交售时节,该地区同样经历了棉价的高开低走,棉市的动荡不稳,农民的持棉惜售等棉市景象。然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