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江苏:衣份偏低品质渐差 价格多变棉企收棉不易

                     

  衣份低得吓人,品质变化明显,白僵瓣比例过大,收购价被皮棉报价牵着步步下滑,收亦难不收亦难,在手棉如何才能不亏或少亏……”这就是眼前棉企经营现状与心态。
  昨日江苏大丰某棉业公司老总大倒苦经。据这位老总介绍,2010年棉花中后期生长因为适时得利,棉籽发育健硕饱满,加之农户选种更多的使用籽棉产量较高而衣份色质一般的双抗品系,所以上市棉花衣份出奇的低。该公司因为绝大部分加工皮棉主要直销某大型知名纺企,原料检验工作相对较严格。在对到厂籽棉试衣中,普遍发现当场籽棉均衣在35%左右。很难试得37-38%或以上衣分率,几天前该公司检出1批三级籽棉衣分率竟然只有31%!这位老总说,按现在市面收购价格,差1斤衣分相当于0.13-0.15的折合籽棉价亏损,以常规价位测算,收购100斤31%衣分籽棉与38%衣分籽棉,棉企等于贴送10余元。
  提到品质问题,这位老总更是感叹良多。首先是含水率超标,几乎没人再晾晒棉花,边拾边卖屡见不鲜。收购企业已经不再区分什么等级,通常以期别评级给价,统棉是一大主流色。至于上市成交,习惯于硬与弱两种提法或是什么不三不四之称,一应俱全的棉花质量评判标准成摆设。这位老总随手抄起1把籽棉,里面是朵花、白僵、灰黄棉无所不有。再看加工现场,除进料口有工人挑异纤,大概区分籽棉外,清僵排杂口也是1包接1包地清出杂色僵瓣棉,以待再松僵整理后轧皮。如此折腾下来,加工企业用工增加,工艺改进,这生产成本岂能少?
  至于那过山车似的价格更是让人摸不着跟不上,农民不理解,棉企、纺企更是无所适从,手上存货多的企业主是愁得寝食难安。”这棉花没法收。信息传输快,利益透明度高,有人帮你算赚多少,没人顾及你亏乍活?棉花是全年生产,季节性收购加工的农产品,存在一定周转期,这样的资源质量,这样无常多变的价格,谁敢与怪市打赌?
  棉花好难收哟……在棉区,说这话的棉企老总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