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
1川贵云地区总量增长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1-12月份我国川贵云三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纺织产业链(从纺织上游原料到下游服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521家,占全国总数的1.45%;工业总产值为1208.79亿元,占2.21%;资产合计为572.65亿元,占1.74%;主营收入为1172.17亿元,占2.20%;利润总额为68.33
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因素影响,服装产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行业景气度出现明显下降。 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显示,2012年一季度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为97.8点,比上季度回落3.0点,已连续两个季度呈降势,且下降幅度有所扩大;中经服装产业预警指数为70.0点,比
2012年一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出现双双下降。指数报告全面分析了服装产业的变化和趋势,指出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原料价格大起大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环境紧缩、经济结构调整、消费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提出趋势判断,短期景气度将趋于下降,三季度有望止跌企稳。
记者在珠三角进行调研时了解到,受内需不振、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外需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行业一季度增速放缓,高库存、低出口、品牌建设滞后成为服装行业面临的三大难题。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是服装行业优胜劣汰、继续洗牌的关键年,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品
对于我国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来说,从2010年9月开始,就坐上了棉价的过山车。棉价从那时开始节节攀升,从18000元/吨一路暴涨至30000元/吨,最高点甚至达到34000元/吨。但是从2011年9月开始,我国的棉价又走上暴跌道路,从34000元/吨一路狂跌至2011年12月份的19000元/吨。 2011年,纺织企业度过的是惊心动魄的一年。
我国棉纺织企业无论是在设备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基本上都不次于国外的先进企业,但盈利能力却远远低于外资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棉纺织企业在管理上落后于对方。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主要原因在于: 企业领导意识落后,只注重经营、销售、技术,不注重管理; 只注重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的引进,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内棉花收储常态化和纺织企业经营惨淡,使得棉花期货主力合约CF1209合约价格自2012年开始至今蹒跚前行。 棉花期货主力合约CF1209合约以21265元/吨的价格开始2012年的运行。受棉花现货收储托底影响,棉花期货价格出现上行空间有限,下行支撑强劲的尴尬境地。棉花期货主力合约CF1209合约始终在21000~
在我们就品牌建设问题进行的调查采访中,一些纤维和纱线生产企业已经在重视产品和质量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着品牌战略规划,然而也有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纱线产品谈不上什么品牌。他们认为纺纱企业只要跟着上游纤维企业开发出相应的纱线品种,或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产品就够了,下游服装企业需要树品牌,纱线是中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