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
如果说纺织工业2012年困难,试问,改革开放30多年哪一年觉得不困难?好象都是这样,有困难、也有成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的国际舆论在说中国崩溃论,但是崩溃了吗?中国就是一个浑身是毛病,拐着棍,打着吊瓶在跑马拉松的人。在如此大压力的情况下走的如此之好,是因为行业内外都在关注纺织,大家群策群力,手挽手一
如果给2012年纺织经济运行做个评价的话,笔者认为,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利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直面困境,在内销、利润、产值增长等指标上依然取得了不俗成绩,实属不易。因此,正视困难,不夸大困难,应是行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心态。 2012年,国内外棉价倒挂,使得我国涉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作为最大的民生产业,过去一年,纺织工业在美化人们生活、出口创汇、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正能量,频闪新亮点。 亮点之一是企业调整转型更加主动和理性。世界经济减速带来国际消费遇冷,订单锐减倒逼出口企业主动选择调整,使我们的企业产品结构更加适应国际市场,出口地区不再死盯欧美,创汇手段更加丰富。广州金浪星非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化纤行业利润明显下滑的情况让人不禁思考:化纤行业的高利润时代是否终结?2013年的行业形势如何?新年伊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回顾和总结2012年行业运行的基础上,梳理了2013年化纤行业发展的总基调。 回顾:效益下滑中不乏亮点 2013年第一个月已经过半,虽然化纤行业2012年的
2012年四季度并没有完全延续三季度的上扬走势,即便是多数业者寄予希望的年底备货行情也显得相对温和。多数产品价格呈下滑趋势,整个纺织行业景气度依旧偏低。原料、用工、融资成本高企,纺织服装出口订单数量有限,而外围经济回暖速度缓慢,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弊端突出。 部分企业迫于资金及库存压力,低价抛货、自相拼价
虽然春节日益临近,但近日以来的各地纱线市场整体仍然表现较为冷清,无论是中间商家还是下游织厂多心态较为冷漠,没有以往那种节前备货的热情出现,市场人士心态平淡,观望无力主导。主要是今年纺织市场的如此冷清多已让大家对后市信心基本稀释至底谷了,认为明年行情好转还是压力不小,信心不佳。下游织厂却是缺少单子及面
在纺织行业,天然纤维尤其是棉花与化学合成纤维的竞争长期以来一直未曾停止过。当气候干旱、棉花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时,棉花市场价格走高,纺纱厂会增加化纤的用量,从而带动化纤市场份额的增长。然而当原油价格走高,化纤作为下游衍生产品,它的成本又会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原油市场价格的起伏。这两大产业为了各自的市场利
国家统计局1月11日公布了2012年12月份CPI、PPI等经济数据,同时,海关统计也披露了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 其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超过一些研究机构的预测,也创下7个月来的新高。经济界人士认为,CPI上行的原因囊括天气寒冷、节前翘尾等,但主要在于国内的CPI体系以食品为主导,猪肉价格波动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