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杭州互保纺企陷资金链“生死结”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浙江不少大企业“批量死亡”,类似萧山区这样的纺织民企重镇沦为“信贷危险区”。记者调查发现,萧山区一些企业出现金融困局的原因与企业互保有关。有知情人士分析,一些参与互保的纺织企业出了问题,银行一看“苗头不对”就立刻收贷,结果加速其死亡。实际上这些纺企就自身经营而言命不致死,反倒是闻风而动的银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杭州市萧山区一些纺企的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只是个别企业出了问题,有风险。”杭州市萧山区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萧山区化解办”)主任李如江表示,通过各项措施,现在萧山民企互保链、资金链已基本稳定,但是风险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方可化解。
  相关企业陷入互保困局
  自2012年以来,杭州萧山区陆续传出纺织民企倒闭的消息,在互保传染、银行收贷下,一些骨干民企资金链明显趋紧,面临巨大的生死考验。
  “风险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化纤和钢结构两大行业。”李如江说,个别羽绒企业也有风险,化工等其他行业还较稳定。
  作为杭州制造业的主要“后花园”,当前萧山已形成纺织化纤、机械汽配、羽绒服装、钢构网架、精细化工和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基地,囊括万象、亚太机电等浙江省重量级制造企业。
  纺织化纤是萧山第一大产业。两年前,一家萧山化纤企业倒闭,影响到互保企业建杰化纤,进而涉及到5家互保企业,第一圈6家互保企业涉及银行贷款30多亿元。
  “(建杰化纤)破产清算后,互保企业要背债,背还是背得起来的,目前生存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个关键前提是,银行不要收它们的贷款。”李如江说,“据我们分析,目前可能有两家企业存在危险,3家企业应该是没问题的。”
  李如江说,在萧山第一圈互保企业中,除建杰化纤、中信钢构两家企业外,受牵连的百强企业有7家,其中5家存在资金压力;在第二圈互保企业中,牵连的有十二三家百强企业。
  上述知情人士亦称,在互保链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风险会向农业、服务业蔓延。从整个面上看,已变成萧山的区域性经济风险,不单单是工业企业的问题。
  尽管不少企业因为涉及互保遭遇金融困境,李如江仍表示,个别企业确实存在风险,但萧山“百强企业批量死亡”是“言过其实”了。
  企业在银行助推下的扩张
  杭州萧山区某纺织集团董事长说,目前萧山资金密集型企业比较多,互保企业比较多,对银行的贷款需求量比较大。一旦出现资金链风险,互保企业就会相互影响,容易产生地区性经济问题。
  究其原因,某纺织集团董事长说:“现在个别企业出险,是由企业过度扩张、全球市场逆转、银行收贷抽贷等多种因素夹击造成的。”
  杭州萧山区民营经济发达,去年工业销售额高达5500亿元,入围的百强企业最小销售额也在5亿元以上。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萧山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旨在培育大企业。然而,在前期刺激政策下,一些萧山企业产能扩张过快。
  “至少1/3的企业都有投资行为。有些企业主业不管,去搞副业。”李如江说,许多老板利用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加大产能扩张,投资房地产等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下,资金来源更多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率攀高,“拉郎配”式的互保链急剧膨胀,使得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生命周期缩短。
  比如萧山有一家化纤企业,2010年前到安徽买了400多亩地,投资了五六亿元,加大化纤产品的产能扩张。“当时化纤行业行情较好。但前年、去年化纤产能过剩,直接影响了该企业的销售。加之该企业有16家互保企业,几家互保企业出问题倒下后,银行对该企业抽贷了2.8亿元。”
  “前几年,银行信贷政策很宽松,那时候银行为企业贷款,还需要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去做思想工作,因为银行有放贷考核指标。”据了解萧山金融情况的人士称。
  如今,萧山的一些企业最担心银行收贷抽贷。“银行都在看谁先收,后收者就没有了,也在恐慌。”上述人士称。
  中企实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以前不理性投资造成的后果,必须要有人来承担。工业本来利润就不高,很多企业投资了房地产,原本想三五年就能够收回钱的,没想到那么快就遇上了调控。
  该倒的倒该救的救
  今年春节过后,萧山成立了萧山区化解办,抽调20余个区级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代表区委、区政府全权处置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
  2月14日,萧山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关于化解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首个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优胜劣汰,分类指导,分块处置,对经营良好的企业要鼓励发展,对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要积极扶持,对产能严重过剩、无法救助的企业要积极破产清算”。
  李如江说,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萧山明确提出“要借机予以淘汰”。
  为此,萧山在上述通知基础上,还出台4个配套文件,包括出台工业用地指导价,并附有工业用地抵押指导价。“工业用地指导价,有利于增加抵押物价值。这样一来,可以让企业担保贷款少一点,抵押贷款多一点。这是萧山斩断担保链最关键的办法。”李如江说。
  与此同时,银行是否积极配合,成为企业解开资金链的关键。
  “政府层面采取一些办法来对银行的抽贷行为进行调控。”一位萧山区化解办的主要领导说,当下,我们采取一些办法来对银行的抽贷行为进行调控。据了解,杭州的一些银行对政府的“强硬做法”颇有怨言。
  对于当前浙江面临的企业危机,长三角区域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陈建军认为,之前地方加大对出险传统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前期经济刺激政策,无非是把危机往后顺延,但是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靠政策刺激,已经难以为继。”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王维安对记者说。浙江省温州市市场起步早,类似问题也出现得早,如今传统企业互保风险已从温州扩散到浙江全省,这种情况还会向中西部蔓延,只不过他们的情况不像东部地区那么严重。出险企业该倒的倒,该救的救,政府不能一味的都去救,“误伤的高新企业必须要救。”陈建军认为,在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阵痛、区域经济震荡下,政府应该真正面对现实,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大规模培训产业工人,发展新兴产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