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纺织服装企业向外走!向西走?

                     

   近几个月,屡屡听闻有纺织服装企业赴东南亚考察投资环境。无论是企业自发,还是行业机构组织,东南亚“走一遭”的热情愈发高涨。前不久带队考察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张锡安对此深有感触,除此之外,他对产业转移的另一番忧虑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从当年鹿王在马达加斯加建厂,到红豆在柬埔寨建立西哈努克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企业向外转移的步伐从未停歇。但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大军中,真正“走出去”的仍然屈指可数。多数企业还在权衡利弊:“在国外投资要了解当地的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情况,水深水浅难以估量。”这是尚未在外投资的企业心声。东南亚国家的成本优势毋庸置疑,但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业,要对劳动力成本和劳动效率做乘法,而并不能仅仅考虑人工成本。即便敲定赴外投资,时有发生的罢工,最低薪资的上调又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在张锡安看来,产业向外转移会否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是更深层次的忧虑。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印度业者明确指出,希望从中国的产业调整中寻求机遇,承接印染、纱线等较低附加值产品的贸易份额。尽管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的贸易比重约为36%,而印度只有4%,但在未来10年中,两国间的份额差距会缩减多少?与此同时,我国中低端产能的转移能否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步调相一致,这些都是未知数。

  如此看来,最优选择莫过于向国内中西部转移,既能保持产业实力,又能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那么,一些东部企业在为何不考虑在国内进行转移呢?前两年,上海的企业要转移产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安徽、江苏等地,但即便生产地点毗邻,人文环境差异、水电供应的不稳定又让这些企业挠头。真正开始进行生产了,有可能第一单按时完成,第二单就开始拖延交期。上海一家老牌国营外贸企业在近20年间关闭了40余家国内工厂,如今在孟加拉国设立了3个加工点。他坦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可以选择,他更希望政府能为国内转移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与政策支持,在国内进行生产。

  在泰国,由于泰铢大幅升值等因素,服装企业面临生产压力。目前,已有10家大型服装公司在邻国35个地方扩张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包括中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印度尼西亚。为帮助纺织服装业发展,稳固产业实力,泰国政府提出“时尚泰丝”推广计划,此外还将法人所得税率从30%降为20%,以期降低服装业生产成本。虽然现在还未能看出泰国“产业挽留大计”的成效,但政府层面给予的支持,或许能让服装企业获得喘息机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