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供需及炒作等因素影响,本年度来,棉花、棉纱一路高歌,持续大幅飚涨,并创下历史高位,且纱价涨幅远大于棉价,棉纱毛利连续攀高,部分纺织企业效益翻番增长。棉花价格由最初时的12970元一跌涨至最高时的18400余元,年度累计上涨5430余元,涨幅41.9%;32支棉纱价格由最初时的18200元飚涨至最高时的28500元,年度累计上涨10300元,涨幅达56.6%;纱价与棉价的价差也由每吨4800元扩大至最高时的10200元;按时点分段计算的毛利率由2.42%逐步大幅提升到最高时的18.95%。若前期存有大量原料的企业,2010年的经济效益显然是翻番增长。
 但是7月后,受棉纱出口下降、国家增发棉花进口配额和即将于8月实施的抛储棉调控措施等因素影响,游资开始逐步撒离棉花、棉纱市场,棉花、棉纱行情置顶回落。从资金撒离情况看,截止到8月6日,郑棉期货日成交额由6月份的300亿元左右一路减少到110-150亿元,持仓量由38万手一路下降到33万手,累计减持仓5万余手。电子撮合也累计减少订货量3.6万余吨。从棉花价棉走势看,7月中旬开始,期棉市场基本呈止涨宽幅震荡运行,现货棉价则开始持续小步下调,棉纱价格大幅度回调。截止8月6日,328级棉价指数累计下调240余元至18180元/吨;32支棉纱跌1500元至27000元/吨;纱价与棉价价差由10200元缩减至8820元;32支棉纱毛利率也由18.95%下降4.06点至14.89%。
 受多因素影响,2010年棉价、棉纱涨幅过大、过快,创历史新高,并与后序产业链出现脱链,属非正常现象,预计棉价、棉纱价诂期内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
 本年度棉价、32支棉纱及毛利率变化情况图表如下:
 
 
    
    
        
            | 时点 | 328级棉价 | 32纱价 | 纱价比棉价± | 32纱制造成本 | 毛利率 |  
            | 棉价 | ±元 | 纱价 | ±元 | 成本 | ±元 | 毛利率 | ±% |  
            | 8-31 | 12970 | 0 | 18200 | 0 | 5230 | 17760 | 0 | 2.42 | 0.00 |  
            | 11-30 | 14760 | 1790 | 21000 | 2800 | 6240 | 19530 | 1770 | 7.00 | 4.58 |  
            | 3-30 | 16070 | 1310 | 24500 | 3500 | 8430 | 20850 | 1320 | 14.90 | 7.90 |  
            | 5-31 | 17470 | 1400 | 27500 | 3000 | 10030 | 22200 | 1350 | 19.27 | 4.37 |  
            | 6-30 | 18300 | 830 | 28500 | 1000 | 10200 | 23100 | 900 | 18.95 | -0.33 |  
            | 8-6 | 18180 | -120 | 27000 | -1500 | 8820 | 22980 | -120 | 14.89 | -4.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