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棉花收储:资金促“花开” 供需压“花期”

                     

  沉寂多日,一朝爆发——9月8日郑棉突然放量增仓并领涨商品市场。郑棉指数以2.27%的幅度领涨市场,且全天增仓13万余手至70万手以上,成交量达123万手的天量。分析人士表示,在基本面依然偏弱的情况下,消息面和资金面导致的棉价上涨能持续多久还待观察,一旦10月份左右棉花集中上市,多空僵持格局打破之日,也是棉花价格下挫之时。

  收储消息激发多头热情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和财政部经建司7日发出《关于启动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的通知》,决定自9月8日开始,启动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收储消息激发了多头沉寂已久的热情,8日1205合约收盘达到22115元。

  此次棉花收储的适时启动实乃意料之中。自本月初新棉花年度开始以来,国内市场棉价已经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国家公布的棉花临时收储价格19800元/吨,触发了收储预案的启动条件。国家敞开收购后,理论上可以收购近一半的国内棉花产量。我国棉花常规年产量在650万吨左右,而纺织企业实际年需求棉花大概在1000万吨左右,若收购300万吨,进口需求会增强,由此还将对美棉形成提振。

  郑棉对外盘导向作用增强

  之所以判断郑棉将提振国际市场价格,还因为近一年来郑棉价格发现功能充分体现,且对ICE期棉起到了更为明显的领涨领跌作用。

  首创期货董双伟分析说,美国棉花刚刚收获,就必须找寻出口的出路,因此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的供需状况,将决定美棉价格出口的高低以及出口量的多少。中国下游纺企形势向好,势必引发进口需求大增,炒作中国因素,抬升ICE期棉价格,从而带动中国市场价格走高。反之,一旦中国下游企业形势不佳,引发签约量大幅下降,最终导致出口受阻,价格回落,这也是自2月中旬到目前外盘暴跌并回归中国市场指引的根本原因。

  因此,中国市场的消费状况才是影响ICE期棉走向的关键因素,短期内可能由于投机资金的推动,出现和基本面一定的背离,但不会偏离太久。基于此,内外盘的价差应该会维持在正常的合理价差水平,2011/2012年度也毫不例外,外盘较国内期棉的一定背离,反而会带来一定的新年度套利机会。

  郑棉会否重归跌势

  对于8日表现抢眼的棉花,技术上呈现出阻力位的突破行情,且量能急剧放大。不过,在基本面现货维稳的情况下,通过日内拉升外盘ICE期价、炒作中国收储消息的短暂因素,并不足以形成持续上行动力。分析人士表示,郑棉持仓与成交创天量,预示着期价底部形态构筑取得初步胜利。不过经过周四的上涨后,期价重心上移,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看涨预期。由于下游需求并未有实质性改善,棉价短线有望惯性上涨,但幅度不会很大。

  事实上,就棉花期货走势而言,目前缺乏的并非资金而是行情发展的基础——供需基本面。从量仓指标看,9月8日虽放量大涨,但距刚刚过去的上一年度成交量纪录(去年11月24日的454万手)和持仓量纪录(今年7月27日最高达88万余手),目前的市场还远不算白热化。

  关注后续资金能否持续进入,成交能否继续放大,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本面依然偏弱的情况下,棉价上涨反而会让部分本年度的套保盘顺利入场,由此给后市带来不稳定因素加剧波动空间。若下游需求持续不得好转,一旦10月份左右棉花集中上市,多空僵持格局打破之日,也是棉花价格下挫之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