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评述>正文

市场运行中的棉花政策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利益,关系到纺织工业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对世界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棉花市场中国家的相关政策始终贯穿其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对棉花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2006-2009年国家在棉花产业的相关政策调控回顾归纳,并以收储政策为例浅谈国家宏观调控的前后,从而为分析后期国家的政策调控对棉花价格的影响奠定基础。

 一、历年政策回顾:棉花市场运行中宏观调整政策始终贯穿其中

  2006-2007年棉花期货市场基本属于平稳运行状态,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相对较弱。

  12006年为了压缩出口,减少贸易顺差,同时引导出口产品由传统的低附加值转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915国家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出口退税的下调为棉花下游纺织产业的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 
  2、为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
20061226,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开始以12700/吨的价格轮换收储30万吨新疆棉花。 
  32007年自5月开始,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持续上涨并一举突破15000元整数大关,
2007年7月16在15360元高点处,国家开始抛储30万吨棉花。

 

2008年我国棉花市场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双重重压下,上半年“农资涨价猛如虎”,棉价在20083月飙升至17000元的高点;下半年棉价便一路下滑,而且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下游需求不景气的程度持续加深,为了减轻危机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冲击,政府加大了棉花救市政策力度。
  1、为了增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信心,部分缓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的生存困境,
200881家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分别上调至13% 
  2、为解决新疆棉花卖难问题,
2008年8月21开始收储新疆棉15万吨,标准级(328级)每吨按13400元(指新疆库点)和13600元(指内地库点)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可截止831收储结束,实际收储才81300吨,成交率仅为28%。短短一个月的收储似乎是一场闹剧,棉价持续下滑。 
  3
20081021国家再次推出新疆棉22万吨的收储计划,此次收储只在短短的四天内,22万吨棉花就全部成交,成交均价在12600/吨。可还是没有制止住持续下跌的棉价。

420081029国家开始了第三批的国家棉花收储计划,力度再次加强,以12600/吨的价格收储新疆和内地棉共计100万吨。在如此大收储力度的拉升下,棉价触底反弹,可价格依旧很低。 
  5、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进口需求回落,而国内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就业面广,但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2008111起国家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将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 
  6
20081223第三批棉花收储刚结束,国家接着在24日继续以12600/吨的价格收储新疆和内地棉150万吨,2008年以来国家共计收储了287万吨的棉花,量之巨是史无前例的,棉花价格也在收储的提升下持续上涨。 
  7
200941国家进一步上调出口退税率,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 
  8、 因为2008年以来棉花的大量收储,使得市场上流通的棉花,尤其是高品级的棉花日益减少,大部分纺织企业“无米下炊”,为满足纺织用棉需要,国家自
2009522开始轮出部分国家储备棉和出库销售部分临时收储的棉花152.3万吨。

 

二、市场回应:政策棉花市场运行特点及效果效果

棉花收储政策是国家调控棉花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调控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棉花市场稳定,保护棉农及涉棉企业的利益,为维护国家农业的安全提供保障。国家根据棉花市场的基本供需状况,通过收储来缓解市场供给过剩的状态。自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4次棉花收储政策,在力度方面也是渐强,尤其是2008年,棉花收储的数量超过了本年度棉花产量的1/3

083月伴随着贝尔斯登被摩根大以2.4亿美元低价被收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了华尔街,中国纺织企业在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的状况下生存维艰,国内棉价也从高点一路下滑,为了稳定下滑的棉花市场,支撑阴跌不止的棉花价格,维持棉花企业、纺织企业、棉农的三方利益,国家已经先后四次发布收储公告。


  1
2008821开始收储新疆棉15万吨,标准级(328级)每吨按13400元(指新疆库点)和13600元(指内地库点)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 
  第一批收储的特点:

1)突出支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为支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新疆棉按净重结算,净重结算价格在相应等级棉花公定结算价基础上每吨加400元。

2)第一次明确规定收储棉花全为新体制下棉花,此次收储新疆棉,明确规定全部为新体制下的棉花尚属首次。 
  效果:由于仪器化公检的条码棉数量不多,市场上新体制棉不多,虽然收储价格大大高于市场价格,但成交并不活跃,导致收储没有改变棉花市场的弱势。此次收储如扔向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市场所起涟漪很小,棉花期价持续下跌趋势。

 
  2
20081021国家再次推出新疆棉22万吨的收储计划。

第二批收储的特点:

1)成交率高,仅四天22万吨便全部成交。

2)收储过程中北疆库点成交价明显高于南疆。

效果:收储价格为12600/吨,仅略高于市场价格,而且收储的数量较少,对市场影响不大。虽然完成了计划的收储数量,但是棉花市场依旧没有停止下行步伐,棉花价格也一再下探,国家扔向棉花湖面的这颗石子仍旧不大。

 
  3
20081029国家开始了第三批的国家棉花收储计划,力度再次加强,以12600/吨的价格收储新疆和内地棉共计100万吨。在如此大收储力度的拉升下,棉价触底反弹,可价格依旧很低。 
  第三批收储的特点:

1)棉花收储数量大幅提高,相当于中储棉公司以往收储量的总和。

2)价格相当可观,当前棉花价格为11600/吨左右,收储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1000/吨,棉花企业利润相当可观。 
  效果:收储就是为了减少市场上棉花的流通量,以稳定价格。此次收储以来,据各地企业反映,棉花市场开始企稳,棉花价格触底反弹,但是,因为纺织市场的低迷和远景悲观,棉花价格依旧不高。

 
  4
20081223第三批棉花收储刚结束,国家接着在24日继续以12600/吨的价格收储新疆和内地棉150万吨, 
  第四批收储的特点:

1)国家首次制定籽棉最低保护价,严格规范交储操作。

2)棉花收储数量再次提高,150万吨是史无前例的收储数量。

3)价格依旧是12600/吨,棉花企业利润相当可观。

3、收储持续时间长,一直延续到2009410 
  效果:巨量的收储数量使得市场上流通的棉花,尤其是高品级棉花持续减少,棉花“物以稀为贵”,价格持续上涨企稳。

 
  纵观这几次收储政策的前后,国家纵观棉市大局,从根本的供需面出发,通过收储的实施,减少市场棉花的流通量,稳定了下跌棉花市场价格,同时给下年农户植棉以信心。
  
  棉花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棉花产业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保证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家定会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证我国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据调查,截至到5月底国内商业库存90万吨,再加上抛储棉152.3万吨,目前供应量共计242.3万吨;而在20099月新棉上市之前还有三个月,若按每月最低70万吨的棉花消费来算,市场还需要210万吨的棉花。通过供需的数据的简单对比,不难看出目前在国家抛储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国内棉花供需处于弱平衡的状况。那么下半年针对国内棉花市场国家又将会采取怎样的调控政策呢?

 
  1、棉花收储、抛储始终是国家的直接调控手段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094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124.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93亿美元,同比减幅12.55%,较上月增加3.29亿美元,环比增幅2.70%,增幅减缓。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数据还难以看出棉花下游消费是否真正回暖,再虽然09/10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2%,约算产量也将减少12%。可整体下半年的供需还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国家定会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棉花收储或抛储来调控国内棉花的供需。

 
  2、或继续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8年棉贱伤农,以致2009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2%,可针对目前全球棉花消费仍难乐观的前景,下半年新棉上市后国家或将继续实施棉花最低收购价的政策,从而直接稳定植棉农户收益。

 
  3、坚持棉花进出口关税配额和滑准税制度 
  进口关税配额和滑准税制度是我国棉花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措施为我国棉花产业链创造更有利于发展的内外环境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因此下半年坚持棉花进出口关税配额和滑准税制度,在调节了进口成本,稳定了棉花生产,维护我国棉花产业链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4、建立部门之间信息联席会议制度 
  由于棉花产业链长,政府涉棉管理部门多,尽快建立部门之间信息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市场信息资源,真正建立真实、客观和权威的数据信息系统,提高国家科学决策能力,国家或进一步在完善这一方面的制度。

 
  总之就目前国内棉花市场的供需来看,抛储政策的实施正当时,虽然期货市场棉花期价在
68筑底后已经连续一周“节节红”,随着抛储进行时,棉花期价反而逆势而行,但就大趋势,笔者认为期价在基本面供需弱平衡的前提下仍将延续弱势震荡状态,但随着外需条件的不断变化,国家相关政策将始终贯穿在棉花市场的运行中。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