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印巴纱“外涨内落” 进口商热盼“苦尽甘来”

        

  据调查,4月下旬以来国内进口棉纱成交量和销售价格均以平稳为主,需求集中在C21S、C32S以及C40S普梳针织、机织棉纱,下游布厂和中间商对OE21S及以下气流纺纱线的采购愿望明显减弱,C40S以上精梳进口棉纱除印度纱、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纱有少量走货外,其它产地的高支、高配棉纱成交持续低迷。从品种看,上喷气织机的C32S、C40S纱成交差强人意,而紧密纺、塞络纺等新型纺纱技术的棉纱因报价普遍较一般环绽纺纱高500-1000元/吨,织布厂主要用在高档、出口订单上,加上国产高支、高配棉纱的有力“反击”,因此询价、成交情况令大部分纱线进口商、中间商感到失望。据江浙、广东等地的纱线经销商反映,5月1-3日,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C32S及以下棉纱个别贸易商人民币报价有100-200元/吨的下调,一方面是进入5月份,春夏季牛仔、衬衫以及文化衫等面料需求进入淡季,织布开也始调整产品结构,提前为秋冬季服装打版和试织产品,低支、低档次棉纱、坯布消费进入萎缩期,另一方面由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内棉花供应进入中后期,棉花品质、可纺性较前期、中期有较为明显的下滑,美棉、中亚棉及西非棉等报价明显高于纺企的承受能力,因此C32S、C21S及气流纺纱的生产、供货量上升,中国国内中小纱厂原料来源以国储竞拍的中低等级棉花为主,纺C40S及以上棉纱有困难,采购高等级机采美棉、澳棉又受进口配额和高价的双重限制,因此产品也以C50S以下棉纱为主。

  5月1-3日,青岛、张家港、广东佛山等地贸易商印巴C21S、C32S、JC32SA+大企业、品牌棉纱报价集中在21800-22200元/吨、23800-24000元/吨,27500-27800元/吨左右,印度JC40S棉纱的报价约28500-28800元/吨,由于港口保税数量不大,成交不活跃以及关注度也不高。仅从报价上来看,虽然与国内同支数的21S-40S喷气纺纱仍有300-500元/吨的差价,但若考虑到进口棉纱毛重结算,采购商可使用3-6个月信用证等优势,实际一吨棉纱的差价仍在1000元/吨以上(进口棉纱从订货到销售回款按三个月为周期),不过由于担心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中小纱厂、出口商信誉较低,普遍存在纱价上涨不供货的风险,因此国内织布厂、中间商采购仍主要从国外大型棉纱线代理商、大型出口商等手中接货,并不直接从中小型纱厂、资金和信誉并不雄厚的贸易商手中拿货,江浙、河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布厂更倾向于同国内外代理商、进口商签合同,港口保税库提现货,棉纱线预售制度短期很难形成规模。一方面是进口棉纱质量标准差异比较大,很多纱厂提供的“大货”和“小样”有较大差距,不守信用的纱厂和出口商存在严重的各支数、各批次、各厂家纱线混装凑数交货的现象,另一方面棉纱不同于棉花,对于要求比较高的布厂、贸易商而言因纱支不同、三丝含量高造成染色问题以及强力不足上不了整经机等等的情况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退货和索赔,但很多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印尼、泰国的小纱厂、出口商做的只是“一锤子”的买卖,索赔漫长而困难,因此很多买家宁肯选择价高、交货期长且付款要求比较苛刻的大型纱厂、出口商。

  受4月下旬以来印度国内高等级棉花供应偏紧,ICE期棉近月合约和主力合约纷纷突破94美分关口的支撑,印度国内棉花需求相对平稳,轧花厂出厂价持续上涨的影响,5月3日S-6、J34的出厂价达到92.1美分/磅、97.7美分/磅,达到近10个月来的新高,同时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越南棉纱CIF报价不仅没有随国内市场的转弱而走低,反而继续试探性上攻,5月2-3日印度C21S、C32品牌针织A+纱的CIF报价集中在2.94-2.98美元/公斤、3.18-3.22美元/公斤,JC21、JC32、JC40报价分别为3.15-3.20美元/公斤、3.62-3.66美元/公斤、3.92-3.95美元/公斤,报价较4月中旬普遍上调0.02-0.05美元/公斤,个别棉纱库存较低,资金运转压力不大的纱厂对C21S、C32S纱的CIF报价已分别突破3美元/公斤、3.25美元/公斤。但随印巴纱报价持续逆向上涨,国内布厂、进口商询价、签单意愿连续下滑,某江苏常州贸易商表示,自4月20日印度C32S报价涨破3.15美元/公斤以后尚未向印度纱厂、出口商询价,一方面是纱价国内外走势“相背”,且国内棉价短期难现触底反弹的迹象,纱厂不排除一蹶不振到8月份的可能,另一方面虽然3月下旬以后抵港的外纱数量呈现下滑的态势,至4月底国内各主港未清关、已清关港口外纱总量约7.5-8万吨,以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纱为主,但国内服装厂、布厂和中间商的需求意愿也明显下滑。在广东、深圳等地开展的广交会和纱线展上,部分纱支局部走货有所好转,但纺织市场出口、内销环境均不乐观,小范围回暖难以有效盘活整个市场,大环境有“一熊到底”的危险。

  据悉,浙江杭州、宁波等地的两家大中型棉纱进口商经过3-4月份两个月集中降价抛货,抓紧回款盘活资金,至5月上旬青岛、上海和宁波、佛山等地保税库存不足1000吨。由于C21S、C32S纱订货平均价格集中在2.90美元/公斤、3.18美元/公斤,再加上利息、仓储、清关等等费用,一吨印度、巴基斯坦棉纱的亏损在500元/吨以上,一些进口商反映虽然当前观望、谨慎进口能部分规避降价风险,但也很尴尬,尤其是一些常年采购的老客户需要进口纱维持生产,如果不能持续供货只能任由布厂、中间商等下游客户流失,下半年或以后行情转暖时该如何保证销量,还有一些进出口企业需要资金流通来支撑,否则信贷额度肯定要受到很大影响,一旦国有几大行信贷被收紧,只能试图从各市级商业银贷款,但印巴等出口商、纱厂对中小商业银行信用证或无法接收。

  近日青岛、上海等地一些棉纱进口商表示,由于2013年12月份前后低价签的印度、巴基斯坦棉纱买家不履约,没有按期装运或要求中国买家提高合同价(最终原合同执行的比例预计不到60%),1-2月份签的订单棉纱CIF价格持续上涨,国内进口纱人民币售价不断下滑,签了就亏损的情况比较多见,因此至5月上旬,2014年操作进口棉纱业务的贸易商盈利的寥寥可数,大部分买家没利润或亏损抛货。虽然印、巴纱CIF报价在印度国内棉价上涨,ICE表现坚挺以及国内消费相对活跃的推动下缓和上行,但中国织布厂、贸易商则表现得非常小心、谨慎,一方面担心5月份中国政府继续调整国储棉的销售政策,另一方面国内下游服装厂、布厂和中间商拿货、囤货的积极性基本丧失贻尽。浙江一些贸易商认为加快棉纱出货,采取交纳10%-20%保证金或全货款赊欠的方式销售,买家一个月或最多两个月内全款结清才能规避风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