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棉花信息> 棉花动态>正文

减产可能超预期 棉花迎来历史性投资机会

                     

  近日由新湖期货主办、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的《中国棉花产业经济50人论坛》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棉花产区调研报告认为,棉花减产可能超出预期,市场将迎来历史性投资机会。

  据悉,本次调研由新湖期货高管团队亲自带队,历时半个月,行程8000余公里,共考察7个省份,28个县市,走访上百位棉农,及数10家中间商、轧花厂。最后汇总得出,2009年内地7省棉花总产量同比下降36%以上,加上市场普遍确认的新疆棉减产20%部分,国内皮棉总产量560万吨左右。而值得注意的是,新湖期货公布的数据比美国农业部预测的685.8万吨和中国棉花协会最新预估的680万吨均少120万吨左右。

  对此,参与调研的公司总经济师邓军介绍说,通过考察发现,除天气因素外,种棉利润相对下降是导致棉花减产的重要原因。如按2009年籽棉平均销售价格3.1元/斤和亩产420斤计算,棉农种植棉花每亩产值是1302元左右,扣除直接成本396元,每亩毛收入906元,再加上雇工费用,实际到手收入会更低。而农民如果种1季小麦加1季玉米,亩产值2120元,除去直接成本,种粮毛收入约1420元,即使不包括84元/亩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收入也比种棉高出约500元/亩。在此情况下,就出现棉农积极性下降,改种粮食的现象。

  另外从政策层面来看,2009年国家通过提高收储价格和收储数量等手段,加强对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产品的保护力度。但是棉花托市力度相对不足,一是收储价格不高,二是收储对象面向轧花厂收购皮棉,而并非以最低保护价面向农民。但是这种政策托市力度的差异,可能进一步导致粮棉种植效益失衡,目前棉花无论在单位面积利润,还是单位劳动利润方面都处于全面劣势。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从2007年开始下降,虽然较美国出现的晚,但是降幅却超过美国。至2009年第4季度,积累数年的供需矛盾开始进入质变阶段。(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