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
外需疲软、成本高涨、汇率上升,多重压力之下,出口型纺织服装企业正面临着比金融危机时期更大的困难。在此情形下,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希望借助内销实现华丽转身。 外贸能否顺利转内销、内外贸能否如期对接,也关系到当前实体经济可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1.仍需注重品牌,夯实内功。 由贴牌转向自主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 行业发展需要实事求是 今年以来纺织工业的运行情况,1~10月,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相对乐观。1~10月整个纺织工业总产值46800多亿元,增速为11%,利润为1812亿元,出口2098亿美元,有2%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1~10月有超过14%的增长,从纺织工业完整的产业链来看,棉纺、化纤
受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前3季度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发展速度与上半年相比继续小幅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15个百分点左右的降低,特别是行业投资出现负增长。但从整体看,运行比较平稳,赢利状况良好;从企业角度来看,具有技术、规模和市场优势的大企业生存状况较好,但是小企业的经营出现一定困难,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工业的生产增速出现明显的回落。其中,纺织服装服饰行业表现最为明显,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年初的两位数降至9月的4.7%,19月的累计增速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44.1%。 随着国际经济的回暖和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纺织工业的生产状况有望在2013年得到改善。赛迪智库纺织工业形势分析课题组近日预计,考虑到
近期,国内的服装行业正经受着习习的寒意,李宁等国内服装企业屡屡爆出身陷高库存压力危机的消息。在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下,服装企业纷纷出现打折甩卖潮,甚至是关店潮,其销售业绩也大幅下滑。分析人士指出,定位不清晰、缺乏创新等是造成服装企业业绩下滑的主因。 库存居高不下打折甩卖成常态 高库存是今年服装企
近段时间,李宁等国内服装企业正经受着高库存压力的严峻考验。数据显示,仅22家A股服装类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存货总值就达382亿元。业内人士预估,这些库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消化完。年底将至,为了清仓回笼资金,服装企业纷纷推出了打折、限时抢购等促销活动。 近些年,随着服装市场格局的调整和消费人群的快速更新
虽然数字不乐观但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 这10年,中国纺织业走得并不轻松,但所有的沟坎都不能阻挡它的倔强成长。 10年中,中国纺织业走过了配额时期和后配额时代,历尽了贸易摩擦到反倾销,经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又遭遇经济危机寒流一路坎坷,但中国纺织业却依旧交出了完美答卷。 在配额束缚中成长 那是2
中国化纤行业正在经历着由大渐强的历史进程。在世界化纤业中,中国举足轻重。然而世界传媒如何看待中国化纤业的发展?他们如何报道中国化纤的进程?在迈向全球市场的脚步中,中国化纤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开拓巨大的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还是营销手段落后?本报记者采访了国际新闻集团总裁KlaasDeWaal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