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学校>正文

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在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存在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维持现状,不求发展等问题。因此,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应采取如下对策:
  1.从棉花摘售源头抓起。主产棉区的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优质棉的生产发展,提高棉农的经济收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优价的宣传工作,帮助棉农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向棉农讲清混售减少收益和混入异性纤维的危害性。对棉花经纪人收购交售的棉花也应严格把关。把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编印成册,发送给区域内的棉农及长期合作的经纪人,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售棉习惯。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凡取得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轧花企业,要围绕质量这一中心,扩大规模,建设规范化的加工厂,收购加工优质棉,有计划地投入资金,扩大收购场地,扩建储棉库房,购置收购物资器材,增添检验仪器,完善检测手段。从实际出发,站在规范发展、规模效益、与国际接轨的高度,更新棉花加工设备,改革加工生产工艺流程,配备提高产品质量的相关设施,提高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实力,成为符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合格棉花加工企业。
  3.把握两大关键环节。首先在收购质量上,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坚持“一试五定”的质量操作规程,依质论价,杜绝“一抓准”、“一口清”的方式确定棉花品级、衣分的现象发生;拒收水分、杂质超标,好次混售、塑料包装的棉花。其次是在棉花加工质量上,严把机口关。组织专人在机口拣“三丝”,清理与品级不相符的籽棉,确保加工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好,无异性纤维。做到依质配车,调整生产工艺,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配备的籽棉、皮棉清理机要经常检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4.大力引进技术人才。棉花加工企业必须转变思想,创新理念,走出“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禁锢,广纳贤才。一是从社会上吸纳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新业务培训的收购检验、加工技术人才,让他们承担棉花收购、加工生产责任,并为其创造宽松的环境,把好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关。二是吸收有棉花经营管理经验人才进入企业,参与管理,施展才华,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升产品质量。三是选送有一定文化水平且热爱棉花检验、加工技术的青年职工到专业技术学校和有关部门进行定向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5.强化质量约束机制。首先是严格执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企业内闻要围绕《条例》定措施,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意识,让《条例》贯穿于企业棉花质量的始终。其次是制定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从棉花收购到加工、储存、销售,都要建立健全各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齐抓共管。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一旦棉花收购、加工出现质量问题,按其岗位对照检查,严格处理。另外,在平时的收购和生产加工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企业与棉农的关系。企业为生产交售服务,与棉农建立鱼水关系,让棉农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棉。二是企业与棉花经纪人的关系。企业为棉花经纪人售棉提供便利条件和市场信息,棉花经纪人则要按企业的要求,帮助企业收购符合质量标准的棉花,达到互惠互利。三是收购、加工企业与用棉企业的关系。收购、加工企业应加强联系,为用棉单位提供优质产品,用棉单位要及时反馈质量信息,以利收购、加工企业做好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四是加工企业与纤检部门的关系。企业应无条件地接受各级纤检部门监督检查,同时,更要向纤检部门主动及时地分级报验料品,征求意见。纤检部门则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上门检查指导工作。同时,互相之间要经常交流,和谐相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