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虽柔,聚势则强。大力推动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新疆棉”的金字招牌必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8月的新疆大地,“棉”延千里,饱满的棉桃压弯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丰收的希望,生动展现着新疆作为国家重要棉花生产基地的坚实底气。然而,做强一个产业,只有规模优势远远不够,必须转化为产业胜势,这已成推动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突破这一发展课题,不仅事关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更关乎我国棉花供给安全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90%以上,在世界棉花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新疆在确保棉花稳产高产的同时,着力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发展棉花中后端产业。如今,新疆织造、印染、服装家纺针织行业初具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已成我国最重要的棉纺织生产基地、粘胶纤维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服装加工基地。然而,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仍存在明显短板:比如上游优质棉供给仍需加强、终端产业规模偏小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产业由“大”变“强”,亟待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破局突围。
合则强,聚则盛。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是破解当前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聚力创新是核心突破口。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离不开“硬核”技术的支撑。从一朵“花”到绿色印染,从优质长绒棉告别“加工就变差”时代到虾青素、抗衰老护肤品成分的提取,背后无不有科技的加持。要集聚创新力量,精准把脉产业集群“群主”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关键需求,瞄准棉花育种、无盐印染等产业链“卡脖子”技术进行大力攻关,从根本上推动产业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为产业集群化发展赋予强大生命力。
产业协作是关键支撑点。新疆棉花产业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构建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然而,现实中,因受制于行政区划分割等影响,兵地之间、南北疆之间的产业协同、产业融合亟需加强。强化区域协作,尤其要深化兵地融合,统筹安排棉花生产种植规模、优化棉花加工产能等工作,持续深化兵地籽棉交售互交互认,在产业链协同、技术共享、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合力。同时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唯有如此,产业要素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自由流动,真正形成“1+1>2”的集群效应。
开放合作是重要增长极。市场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当前,中国新疆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生产资源总产量比重超过50%,世界棉花直接消费市场也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有利于激发外向型产业发展潜力。要瞄准目标市场,逐步提高服装家纺针织等终端产业产值比重,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棉花虽柔,聚势则强。大力推动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新疆棉”的金字招牌必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