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长江中上游最大集装箱船——汉申线(武汉—上海)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汉海1号”,从武汉阳逻港二期码头成功首航,驶往上海洋山港,正式开启长江内河航运“千箱时代”。“汉海1号”成功首航后,今年至明年还将有5艘同样级别的1140集装箱船投入到武汉阳逻港至上海洋山港间“江海直达”航线的运营,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船队。根据测算,该船队成熟运营后可使武汉至上海间集装箱运输的箱均成本下降30%左右,日均油耗降低20%以上,占用航道省,占用码头少。

  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表示,首艘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投入运营,是湖北省、武汉市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落实长江生态大保护、推动航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武汉航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诞生:水上高铁迎来“复兴号”

  目前,长江中上游集装箱船舶普遍规模在600标箱至800标箱之间,吃水深度最大在4.5米左右。而随着国家长江航道整治工程(645工程)的开展,长江中游武汉至安庆段的航道水深将达到6米左右。这相当于在武汉至上海之间开辟了一条“水上高铁”,亟需一批承载量更大的水上“复兴号”与之相匹配。

  为加快推进新船型的研发建造,武汉新港管委会携手武汉理工大学反复研究长江航运发展势态和规律,多次向省、武汉市及国家发改委领导汇报,最终明确以政府为引导,以中远海运、长航集团、武汉港发集团等大型航运企业为主导,通过“政、学、研、产、用”结合,共同推进1140标箱江海直达示范船建造工作。

  2017年10月26日,武汉新港管委会与中远海运、长航集团、中谷海运、武汉理工船舶等大型知名企业签订协议,计划投入3亿元,共同建造6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2018年1月22日,中远海运集团承运的首艘示范船舶“汉海1号”在扬州市举行开工仪式,9月新船下水,11月初成功试航。

  在此过程中,新船型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今年5月,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支持武汉研制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船。湖北省政府《关于印发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分工方案的通知》将江海直达1140标准船舶列入了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重大项目。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江海直达1140标准船舶研制工作列为构建绿色交通的重点工作。

  首航:码头吊装效率大幅提升

  2018年11月6日,取得相关资质的“汉海1号”从扬州出发,溯江而上,于11月14日抵达武汉,先后在花山港、阳逻港一期、二期码头停靠、吊装。

  船长段新明介绍,“汉海1号”体量虽大,但实际操作却比小船还好开,“驾驶的灵活性、抗风浪的坚韧性、操作系统的先进性,在目前长江内河的江船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可以与海船相媲美。”

  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WIT)操作部经理张淞介绍,“汉海1号”于11月15日凌晨2时在阳逻港一期码头靠岸。该船长130米,宽23.9米,横排可放置8排集装箱,是目前该码头停靠过的最长、最宽的集装箱船舶。

  不过,阳逻港一期码头在2004年开港之初就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吊装设备,1号岸桥可吊装8排集装箱,“这在当时属于超前设计,十几年都没派上用场,如今为‘汉海1号’服务刚刚好,毫无压力。”正因为如此,张淞所在的操作部并没有为“汉海1号”特别增加人手或改变操作流程,“仍然是一个班组4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吊装作业,但效率更高。”

  张淞说,同样是吊装500个集装箱,若使用小船需两条船接力运输,两船进出港换档的时间至少需要2个半小时,而“汉海1号”可一次性容纳,就可节约这2个半小时,实际仅用9小时即可完成吊装。

  据统计,阳逻港一期码头日常重箱装船的效率为28-30自然箱/小时,而“汉海1号”则达到了31.5自然箱/小时,“对于操作员而言,收入更高,对于港口而言,节约了空间、时间和泊位,作业效率更高。”

  2018年11月16日上午10时许,“汉海1号”成功装载了1008个标准集装箱,开启了首航之旅。

  运营:多措并举喂饱水上“巨无霸”

  “汉海1号”由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副总经理罗海林介绍,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是目前该公司在长江内河运营的最大船型,“新船能否满舱满载运行,是发挥其规模化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

  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介绍,为解决这一问题,武汉新港将进一步完善武汉阳逻港水水、水铁中转网络,吸引整个长江中上游流域川、渝、鄂、贵、滇、陕等省市的集装箱货源来武汉集运,提升阳逻港的核心枢纽港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喂饱这艘‘巨无霸’没有问题。”

  为解决货源问题,武汉市还将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包括加大武汉阳逻港一二三期码头整合力度,实现“一城一港一主体”,进一步提升阳逻港运营效率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项目,将铁路集装箱装卸场站直接引入阳逻港港区,实现铁水联运真正“零换乘”;加快武汉江北快速路建设,力争今年底全线贯通,使汉口中心城区至阳逻港距离缩短至30分钟以内;加快建设江北铁路二期工程,加快武汉航运总部区建设,将所有涉及航运产业的各种要素集中到阳逻港周边,建设成长江中游航运服务业最为集中的高地。中远期,武汉市还将积极推动武汉新港高速路网、双柳长江大桥的建设,加强阳逻港与鄂州顺丰机场、武昌青山城区、中欧(武汉)班列起点站——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吴家山铁路中心站与阳逻港间之间的全面衔接,打造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基地。

  意义:推动长江航运结构深刻变革

  张林表示,武汉新港将牢记嘱托、不断创新,稳定开行江海直达“天天班”,逐步淘汰现有的老龄高耗船,不断实施船舶升级换代,减少运输环节,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将推动武汉港形成“上游全中转、下游全分流”的全新运输格局,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承接上游货源来汉中转,优化航运组织模式,破解长江航运碎片化、无序化运输难题,增强武汉航运竞争力;加大以武汉为航运节点的江海联运组织,着力构建江海直达运输体系,实施规模化运输,助推全流域航运实现效益最大化。

  据悉,武汉新港管委会还将在1140江海直达船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武汉至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的“汉亚船型”,成为未来开辟国际江海联运的主力船型,使武汉真正成为中西部“海港”,“为2025年建设流域型航运中心、稳步迈向亚太型航运中心奉献新港力量。”

  水上“巨无霸”诞生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吴卫国团队就开始研发“海进江”江海直达船型。到2010年前后,1140型集装箱船的前身模型就已问世,但一直无法“落地”,“养在深闺无人识”。2017年8月645工程获国家批复,才为长江流域船舶提档升级吹来了“春风”。

  当时,武汉新港管委会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要破除长江航运尚存的小、弱、散,高耗低能;船舶技术经济性能差,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不足;运力结构不合理,运输效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大力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武汉—上海洋山江海联运标准船研发建造。为此,武汉新港管委会提出了建造6米深水航道条件下1100标箱集装箱示范船的工作框架。

  在甄选设计方案阶段,吴卫国的“4E”级“江海直达”船设计方案入围,该设计将内河船和海船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载量大、油耗低、节能环保、安全高效。

  张林表示,2019年6条新船全部投入使用后将形成可无缝循环运转的大型船队,待充分发挥效益时,正好与2020年645工程完工相衔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是单纯地等待条件成熟、市场反应,而是提前作为、主动担当,推动“政、学、研、产、用”良性互动,“充分说明了政府在创新领域不应该是旁观者、喝彩者,而应该发挥整合、引领的作用,要有所作为。”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