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丝绸,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苏杭,其实远在中国西部的四川南充,却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的美称,并被视为中国丝绸走向世界的源点。

  在南充丝绸发展的历史中,早在1915年时便为国人捧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金奖的“六合丝绸”不得不提,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缫丝厂,目前是中国乃至世界存续时间最长的丝绸名企。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百年丝绸“老炮儿”却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依托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上演“变脸”戏码,在市场经济的浮沉大潮中,艰难求生,震荡中求变。

  源点的迷茫

  机声隆隆,银丝穿梭……走进六合集团,建于1980年的煮茧车间依旧在忙碌,因缫丝生产规模缩减,煮茧机已由6台拆除为4台。抽丝剥茧的女工神情专注、手法娴熟,总能勾起一代人对以“六合丝绸”为代表的南充丝绸曾经的记忆。

  “百年以来,六合经历过建国前民族工业之路的曲折,拥有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复兴,也承受过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改制之中的阵痛……六合的历史,可以看成是中国丝绸工业轨迹的一个精细缩影与真实写照。”关于六合集团的前世今生,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做出了这样的评述。

  六合集团文化产业部部长李永春作为该企业的一名老员工,他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六合集团的不断壮大和南充市丝绸产业的蓬勃发展,“六合最鼎盛时期,员工超过万人,南充农业收入有一半来自栽桑养蚕,4个城里人就有2个人吃丝绸饭,工业的半壁江山都来自丝绸产业”。

  后来,随着江浙丝绸、国外丝绸的强势冲击,六合集团开始遭受一系列市场冲击。

  李永春称,与苏杭丝绸产业相比,西部丝绸企业普遍面临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不强、开发创新能力不够、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困境,至始至终未能摆脱上下游企业无法同步均衡发展的顽疾,即便是在“东桑西移”的战略大调整中,也因各种原因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尤其是近年来,丝绸产业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原材料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加之制造费用的大幅上涨,导致整个行业亏损严重,六合所面临的形势始终不容乐观,产业升级、调整转型势在必行。

  走文化传承之路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文化特色往往被视为软实力,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关于南充丝绸文化传承与六合的发展复兴,中国企业园区国际合作联盟主席吴昀国认为,以桑蚕及丝绸为产业依托,鼓励消费者以认种(树)、认养(蚕)、认织、认做的形式,发展体验经济,传承丝绸文化可谓当前值得尝试的一条新路。

  2016年,国家三部委联合出台打造1000个特色小镇的决定,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下,四川南充10平方公里的都京丝绸特色小镇也揭开了神秘面纱。

  特色小镇的出现最终为六合集团这个百年丝绸“老炮儿”的艰难探寻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当地开启了工业旅游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据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暨都京丝绸特色小镇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赵清梦介绍,为了还原南充丝绸历史原貌,他们立足百年六合品牌历史优势,加大对古桑、古井、乌木等历史遗物的文化挖掘,恢复六合原厂风貌,为打造传统工业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件件传承修复工程也陆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建设六合丝博园,恢复修葺民国风情老大门,剔除厂房外墙瓷砖,逐步恢复厂房旧式建筑风格;按照复古风实施古井、古桑景观打造;完成生产车间参观通道铺设等厂区环境整治;重建六合老码头至老厂区的小火车轨道,恢复小火车运营;以“自然”为特色,打造都京老码头……

  “相比另一个在浙江湖州的丝绸小镇,南充都京镇的丝绸生产企业分布更集中,产业链条更完整,文化底蕴也更深厚,设施设备更具文物价值。”南充市高坪区区长陈多平对于通过旅游融合、产城融合、文化融合重振丝绸源点充满信心。

  创新成新课题

  事实上,六合集团近年来的艰难处境以及南充丝绸的逐渐没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丝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举步维艰。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丝绸产业想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在创新能力上下足功夫。当前,苏杭一些百年丝绸老企业,也早早启动了文化传播创新、技术研发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将丝绸从单一的“面料”拓展到了文化、艺术、健康、时尚等领域。

  在刚刚落幕的第12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国内多个省市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丝绸企业代表围绕如今中国丝绸产业国际化与现代化创新展开讨论。多位与会人士均认为,新的时代赋予了中国茧丝绸业新的历史使命,中国丝绸企业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弘扬中国丝绸文化;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高丝绸产品质量,提升文化时尚创意设计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记者了解到,随着工业旅游逐渐在南充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兴起,六合集团开通的小火车旅游已经成为工业旅游中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重点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休闲购物、生态康养产业——身处其中的六合老员工们无不期待着这一堪称活化石的百年企业能够迎来再度辉煌,但如何真正将工业旅游的市场盘活、聚集人气,反哺当地的工业产业,正是他们眼下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原标题:丝绸“老炮儿”上演“变脸”戏码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