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围绕蚕桑,一条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在震泽生动呈现。

  近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组织的中央及行业媒体走进基层采访团一行,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这座以丝绸成为文化地标的小镇,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震泽地处太湖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植桑养蚕。如今的震泽,在发展中确定了“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的思路,在政府的产业引导下,震泽围绕蚕丝,不断推陈出新、精工细作,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蚕丝之乡。2016年10月,震泽“苏州丝绸小镇”成为中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之一。

  一根蚕丝,源于农业,成于工业,带动文化旅游业,只有“根”植得越深,在产业链各端才能绽放得更绚烂。围绕蚕桑,一条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在震泽生动呈现。

  深耕蚕桑文化

  丝绸的根源在蚕桑,丝绸文化的土壤在桑田,要突出小镇特色,打造精品蚕桑,最终形成一条丝绸全产业链,就须恢复“桑基鱼塘”的田园风貌。在2015年,震泽镇就出台了《震泽镇丝绸文化及产业提升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鼓励丝绸企业延伸产业链,从事源头开发。在完成农村土地整村流转的基础上,震泽推进蚕桑特色的高效农业建设,兑现生态红利,在江苏省级湿地公园内建设总面积约2000亩的现代农业蚕桑示范基地。

  秋蚕秋茧得以再现,而且蚕农每亩还有500元的生态补贴,这既让桑农在良好生态中获得收益,又将丝绸产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促进强村富民,实现旅游产业新提升。

  深秋的吴江,桂花飘香,伴着桂花的淡淡芳香,记者走进了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这是中国首个以蚕桑文化为主题,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园。在文化园内,以现代科技展示了蚕桑丝绸文化、蚕宝宝的一生、传统和现代制丝工艺、扎染刺绣等,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了解,围绕“古韵、水韵、丝韵”三韵融合,在古镇旅游、田园乡村建设等方面,震泽镇融入丝绸元素,推进文商旅农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新丝路”建设,提升老镇区居民生活环境水平,实现田园乡村、丝业遗存和古镇景区三大板块“串珠成链”,突出文化、产业、生态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震泽全域旅游内涵。

  震泽镇党委书记陈琦说,震泽在苏南地区培育出珍贵的蚕桑生态,走的不再是养殖一条路,而是围绕蚕桑主题,通过“全域旅游”,一、二、三产业全方位掘金。

  近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震泽丝绸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养蚕、抽丝、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全年蚕丝被年产量达300万条,蚕丝床上用品100多万套。当前,震泽已经集聚了100多家丝绸企业,年产值超12亿元。真丝旗袍、真丝画……一批批工艺新品不断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做优做强震泽丝绸

  为巩固“中国丝绸小镇”的金字招牌,保证蚕丝被质量,做优做强本地丝绸家纺产业,2013年,震泽成立了震泽丝绸检测中心(苏州市吴地丝绸纺织产品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今年8月,震泽丝绸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计量认证并获得证书,这为维护“中国丝绸小镇”的金字招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震泽镇的丝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留住乡愁记忆,推进旅游事业,打造精致“丝绸小镇”。在打造丝绸的完整产业链上,震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在走访中,震泽相关负责人给出了震泽在发展上的一些思考。

  首先,加快震泽丝绸“走出去”。丝绸作为中国独特的经济文化符号,当下恰逢产业创新发展的绝佳机遇。要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做好“借船出海”的文章,加快震泽丝绸“走出去”的步伐。同时,还应大力度培育当地丝绸品牌,打造出江苏丝绸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地标品牌。以品牌引领来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浓郁的丝绸文化氛围。

  其次,打造产业核心载体。丝绸作为传统产业要加速转型升级,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人才,但引导和服务必须也只能由政府来承担。必须通过建设一批坚强的核心载体,集聚一批优质企业、创业团队和人才队伍,加快推动震泽丝绸在传承、理念、技艺、创新等方面的推陈出新。

  再次,突出融合发展。丝绸亘古就是一项开放的产业。十八世纪震泽丝商载着湖丝赴纽约万国丝绸博览会,成为小镇“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群。今天,震泽同样秉持“开放包容、融合发展”的理念,破除地域概念、淡化产业边界,多维度集聚广泛的社会资源,使丝绸这一中华瑰宝散发活力,并具备带动发展的能力。

原标题:震泽:融合发展 打造丝绸全产业链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