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以下简称“绿债”)方兴未艾。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在境外发行的首笔5亿欧元绿色债券在卢森堡绿色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据悉,建设银行本次债券发行吸引了包括众多绿色投资者在内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认购,其中,美元订单超过27亿美元,认购倍数2.7倍;欧元订单超过10亿欧元,认购倍数2倍。

  有迹象显示,今年以来,中资发行人在离岸发行绿债正在提速。

  上半年离岸绿债发行占比达四成

  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简称“CBI”)七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绿色债券的总发行量为130亿美元(844亿人民币),其中离岸发行占据了2018年上半年总发行量的40%,达到了52.5亿美元(350亿人民币),发行人主要为中国领先大型企业和大型商业银行,比如今年6月,工银伦敦和工银亚洲分别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发行了总额为23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使得工商银行成为2018年初至今最大的离岸绿色债券发行人。

  再来看2017年的数据,据CBI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资绿债离岸发行量达66亿美元(441亿人民币),占中资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量的18%。

  另据新华社旗下的中国金融信息网的绿债数据库显示,自2015年以来至今,境内主体已发行了16单境外绿债,累计发行规模为85亿美元、53.5亿欧元和人民币42.3亿元,且发行数量逐年增长,2017年全年为5单,2018年年初至今数量已达到了6单。

  另外从发行人构成来看,主要是商业银行、国企以及政策性银行。但有迹象显示,发行人也正在日趋多元化。

  “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国企,不过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私企也在参与了进来。大体来说,国企较私企拥有更高的信用评级,这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当他们不太了解中国信用市场时。”伟凯律师事务所(White&Case)驻迪拜合伙人DebashisDey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卢森堡交易所是近年来受到中国发行人青睐的海外交易所之一。“卢森堡交易所在两年前成立了绿色交易所,目前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债券规模超过了1000亿美元,发行人来自全球各地,规模占到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中资发行人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绿债总规模超过了100亿美元,占到了交易所整体的10%左右,目前还有一部分的中资发行人正在走相关的绿债发行流程,既有公营部门,也有私营部门。”卢森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RobertScharfe在9月1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已在离岸发债的中资发行人都是大型银行,发行都很成功,因为市场现状是供不应求,因此这些债券都是大幅超额认购的,接着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Scharfe表示。

  近几年来,绿色金融在全球兴起,特别是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后迎来了快速增长,而中国市场又在其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之后,接近200个国家承诺将齐心协力争取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新能源全面替代化石燃料的目标,绿债市场在2016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自此以后绿债发行快速增长,中国在其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自2016年以来全球发行的绿债当中,中国占到了37.5%。绿债市场的另一大驱动力来自于欧洲和亚洲对于ESG重点治理所引发的需求的增长。”富达国际亚洲区固定收益主管及基金经理BryanCollins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据CBI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绿债发行量达到1555亿美元(1.01万亿人民币),创造年度发行规模的新纪录,同比增长78%(2016年调整后的数字为872亿美元),其中美国、中国和法国的绿债发行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56%。在2016年,中国发行人发行的绿债迅速增长,从几乎为零增长到人民币2380亿元(约362亿美元),占全球发行规模的39%。

  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5年末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标志着中国绿债市场发展的起步。

  “过去几年以来,全球的投资者对于可持续投资的需求不断增长,绿债就是实现该目标的一种工具。中国大力推动对于可持续能源项目的投资,对此,银行和国企乐于通过绿债渠道进行融资,发行绿债有利于他们投资者群体的多元化。”荷宝投资管理集团高级信用分析师王天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绿债市场国内外标准有待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资离岸发行绿债有所提速,但和在岸发行的规模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据CBI数据显示,2016年中资发行的362亿美元绿债中,离岸发行的占比占到了27%,到了2017年,该数字下跌至18%。

  上述差距背后的一大原因是,在离岸发行债券需要取得发改委的配额和批准。

  “并不是所有的在岸发行人都能够获得批准和配额,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大部分的绿债是在在岸市场发行的,一般只有银行和国企有能力在离岸发行绿债。”王天思表示。

  “在离岸发行绿债需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批流程,这对于在岸发行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事情。不过随着债券通和银行间债市的相关举措,在岸市场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开放度越来越高,相信两者间存在的差异在长期将渐渐消失。”Collins说。

  另一个因素是国际与国内绿色项目的标准存在差异。据了解,目前国内绿债主要采用的是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及发改委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国际通行的标准主要为绿色债券原则(GBP)和CBI标准。

  据CBI指出,不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有三类原因,包括对于符合资质的绿色项目定义不同、超过5%的募集资金被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和缺少相关信息披露。在中国,受国内投资者认可但不受国际投资者认可的绿色项目类型包括:基于化石燃料的发电站的翻新、清洁煤及煤炭效率改善、基于化石燃料能源的输配电基础设施、新建大型水电工程(>50兆瓦)以及垃圾填埋处理和不会产生重大气候效益的其他类型项目。

  正因上述原因,CBI在统计中国绿债规模时会将不符合国际标准的绿债规模单独另作计算,在该组织所统计的2016年中国发行的362亿美元绿债中,有约126亿美元未符合国际市场的绿色定义,约占中国总发行量的34%。在2017年,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229亿美元,不符合的则为142亿美元。

  “中国的绿色标准和国际的GBP或CBI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这是技术性的问题,我们预期在未来差异将不断变小。”伟凯律师事务所DebashisDey表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刊发于《中国银行业》2018年第9期的文章中指出,对于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的问题,建议鼓励债券通下发行的绿色债券,同时获得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和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双重认证;对于中国企业去海外发行离岸绿色债券,使用国际绿色债券标准和认证机制;待时机成熟时,探索实现国际国内债券标准的逐步一致。

  “中国央行的绿色认证标准大部分都是和国际标准相容的,就是局部存在一些项目不符合国际标准,这些项目的发行人可能难以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不过,从大体上来说,符合度已经较高。许多银行发行的绿债已经同时满足央行和CBI的标准,这是很乐观的发展。在中国,政策制定者包括发改委、证监会等制定的标准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这也是积极的发展。两个市场间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透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RobertScharfe说。

  中国监管层也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统一国内外标准。据CBI指出,2017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投资银行共同倡议制定一个有助于绿色金融分析与决策的清晰框架。201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主持的中国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欧洲投资银行联合发布了白皮书,对国际上多种不同绿色债券标准进行了比较,为提升中国与欧盟的绿色金融定义及标准的一致性奠定了基础。

  加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

  “我(9月)见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时主要讨论了绿色金融的话题,中国央行在这个领域内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非常活跃的。卢森堡是绿色金融中心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绿色的程度仅次于伦敦。我们讨论了将中国和欧盟双方绿色金融的知识结合到一起的必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绿色金融或者说绿债的定义为何,全球需要对此形成共识。未来卢森堡财政部和中国央行将在这方面展开合作。”卢森堡财政部部长格拉美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除了吸引中国绿债上市外,市场有关方面也在探索其他和中国境内绿债市场的互联互通的方法,来提高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9月12日,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和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CCDC)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即同时展示CCDC的三大国内绿色债券指数价格,提升透明度,加强国际市场投资者获取中国国内绿色债券信息的渠道。

  “我们这次和CCDC签署的协议就是向国际投资者展示这些银行间债市交易的绿色债券的表现,然后他们可以通过债券通来购买这些债券,债券指数反映了整体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组成这些指数的单个债券,这些是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通购买的。我们在做的就是在国际投资者和中国绿债市场间架起信息的桥梁,一方面给国际投资者提供更为广泛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向国际投资者提供中国境内绿色债市的信息,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情况。”Scharfe说。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