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邀请专家组成棉花测产组,对黄河流域棉花全程机械化2个示范片进行实地测产,无棣县两个示范片的测产结果分别334.5公斤/亩、354.1公斤/亩,分别比常规种植增产30-40%。

  我市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内地(新疆以外地区)率先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棉花提质增效试验示范工作,为内地棉区的棉花提质增效提供滨州方案。

  棉区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滨州作为棉花种植大市,植棉历史悠久,纺织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和纺织基地,是全国乃至全球用棉大市,拥有辐射带动黄河流域棉花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坚实基础。

  但我市棉花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1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199.3万亩,2012年189万亩,2015年115.82万亩,2016年90.93万亩,棉花种植规模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2012年10月,在我市主要棉区——沾化冯家镇李家村,棉农宋之申告诉记者,2011年当地植棉的7成赔了,2012年因灾每亩棉花产量只有50多公斤,人工采拾费用每公斤超过3元还不好找人,而当时棉花收购价只有每公斤7元左右,很多农户产生放弃棉花种植的想法。我市棉花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坎上。

  事实证明,传统种植模式对振兴棉花产业已无能为力。2011年春天开始,作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的典型代表区域,滨州率先在全国内地推进机采棉示范,探索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和棉花提质增效新模式。

  棉花提质增效需要政策引领

  实现种植模式转变最大的制约在于传统种植观念,滨州棉花全程机械化和棉花提质增效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机采棉种植示范的第一年,10月棉花收获季节,1台采棉机经过四天四夜4500公里的长途跋涉,由新疆石河子抵达滨州,进行全国内地首次棉花机械化采摘示范作业。10月24日,全国内地首次棉花种植模式改革试点和棉花机械化收获示范取得成功,为滨州棉花提质增效鼓舞士气。

  滨州市政府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12年就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通知》,明确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同时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为推动滨州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

  市农机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项目、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扶持政策,加大对棉花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和扶持。沾化、无棣被列为农业部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示范区,无棣还被农业部授予机采棉示范县。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滨州棉区初步实现棉花从土地整理、播种、覆膜、植保、化控、采收到清选加工等全程机械化。滨州示范区先后承担全国农机农艺融合座谈会暨机采棉现场会、黄河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全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及多种层次现场演示会20余次,展示核心示范区建设样貌,演示全程机械化关键配套机具,研讨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

  目前全市建立起100亩以上的机采棉核心示范区30处,其中1000亩以上的6处,示范面积达到6万亩,示范区覆盖无棣、沾化、滨城、北海4个棉花主产县区。

  “六方协议”为棉花提质增效提供技术保障

  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作为农业部全国农机农艺融合麦棉轮作机械化示范区责任单位,坚持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交流,搭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平台,为棉花提质增效共同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2012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被市政府聘为科技顾问,2017年11月省科技厅批复,在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建立院士工作站。2015年4月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与农业部南京所、中棉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省农机推广站签订首份《共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协议》,强力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今年3月再次与上述5家签署《共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技术融合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协议》,继续共推滨州的棉花提质增效工作。

  同时以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我市筹建了滨州市棉花全程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和滨州市棉花生产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聘任喻树迅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成立棉花智能精量播种技术研究、棉花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残膜回收技术研究、棉花机械化植保化控技术研究等四个创新团队,打造棉花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的综合研发平台。

  科技创新团队紧紧依靠区位优势,集中优势科研资源,成功立项并实施15个与棉花全程机械化有关的项目,其中承担和参与国家级项目任务各2项,加强与中棉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单位交流协作,融合各方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力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在机采棉品种筛选、精量播种、植保化控、机械采摘、秸秆收获、残膜回收等关键环节合力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确立全程机械化机具配套方案和机械作业规范。特别是精量播种环节,取得一膜三行播种模式、双行错位精播、苗带清整免耕精量播种、一级传动排种等多项技术创新,棉秆收获环节实现北斗导航自动驾驶、割台互换、棉秆调直喂入、成型打捆、智能监控等多项技术突破。

  据了解,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棉花提质增效示范工程共承担20余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相关的科技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项目资金突破60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基础理论,研发熟化关键环节配套装备,有力撬动机采棉发展。(标题:“滨州方案”专供内地棉花提质增效)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热门专题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推荐商家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安卓客户端

 
0532-66886655
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