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真是了不起,我种植的这50亩棉田,连续3年单产超过580公斤,且能媲美澳棉的优质棉(双29A+B及以上)占比达95%以上。专家测产结果显示,今年棉花单产再创新高,突破600公斤大关。”10月15日,七师一二八团四连职工任伟一脸喜悦地说。
让任伟赞叹不已的农业科技,就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全力攻关完善的“一膜三行”机采棉等行距密植模式。近日,兵团作物学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棉花专家组成测产组,对采用该模式植棉的核心示范区进行实地测产,结果显示:七师一二八团和一三〇团的2块100亩条田,单产分别达616.7公斤和629.7公斤,刷新当地棉花高产纪录,显现出显著优势。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兵团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作用,针对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锚定机采棉“量质协同提升”目标,对兵团当前主推的“一膜六行”宽窄行密植模式进行改进攻关,探索完善“一膜三行”等行距密植模式。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韩焕勇介绍,“一膜三行”等行距密植模式与“一膜六行”宽窄行密植模式相比,每亩地棉花保苗株数从1.6万株降至1.1万株,节约棉种投入,在单产显著提升的同时,还改善棉花纤维品质。
兵团作物学会秘书长、石河子大学教授吕新表示,“一模三行”模式以科学的种植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为新疆和兵团机采棉提质增效和轻简化栽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据了解,“一膜三行”机采棉等行距密植模式已在新疆各地累计示范推广1000余万亩,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