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联合石河子大学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组织召开早熟优质高产棉花品种“中棉所158”与棉花数字化加工现场观摩会,并举行品种转让签约仪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棉花领域科研、生产、管理和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对保障我国原棉供给和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针对该区域对高产、优质、早熟棉花的迫切需求,中棉所马雄风研究员团队通过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利用早熟标记追踪,并聚合优良性状位点,成功培育出突破性早熟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58”。
该品种生育期122天,苗期长势旺盛,中后期生长稳健,株型紧凑;茎秆绿色、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Ⅱ式果枝,结铃性强;衣分高达44.6%,霜前花率稳定在95.4%。马雄风研究员团队培育的“中棉113”具有纤维品质优、衣分高、产量高等优点,在此基础上,“中棉所158”进一步将适宜生态区域扩大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第八师和博乐等主产棉区,有效解决早熟与高产、优质难以兼顾的产业难题,为提升新疆棉花主产区棉花单产和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种源支撑。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中棉所158”的田间表现,详细了解其栽培技术要点。中棉所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中棉所158”品种转让协议。此外,会议展示了石河子大学研发的棉花“一试五定”(包含棉花纤维长度、比强度、衣分率、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等)智能检测与质量追溯技术装备、棉花在线检测与数字化加工技术装备等科技成果,并运用该设备对“中棉所158”的手采棉样进行检测分析。这一系列从田间到工厂的实地展示,体现从品种选育、田间管理到质量追溯的全链条创新思路,为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