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纺企订单被叫停

近日,在东方纺织城——盛泽,“新单缺失”“订单取消”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随着海外疫情不断扩散,3月中旬以来,江浙纺织市场很多外贸企业都遭遇“订单难”问题。终端订单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冻结”外销下,聚酯产业链面临生死“大考”。除展开现货自救,利用衍生品工具避险也成为当前聚酯产业链企业突出重围的“救命法宝”。

A市场变脸订单频频被取消

3月中旬开始江浙纺织市场很多外贸订单被取消或半取消。

“目前盛泽地区很多纺企都面临‘新单缺失’‘订单取消’难题,整体需求不畅是市场发展的最大阻碍。”张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张强印象里,往年3-4月都是纺企去库存最佳阶段,内贸春夏面料、外贸秋冬面料订单均会按照前期计划下达,带动市场走货。

“然而今年3月底时,盛泽一位纺织面料负责人就反映订单取消十分严重,他们有一个单量很大的外贸客户,几乎一半订单都来自这个客户,但最近突然把订单全部取消。”张强说,当地另外一家大型染厂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外贸订单减少,进仓加工坯布数量“断崖”式下跌。复工之初每天坯布进仓100万米,现在已不足40万米。目前工厂开工率只有1/3,一半工人在轮休。

采访中了解到,我国作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外销占纺织需求4成以上。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外贸订单停摆,纺织作为外贸出口重要领域,受到冲击更大。

“很多纺织贸易商订单都无法正常操作,尤其是外贸订单,因为不满交期延长,订单被取消。”张强表示,随着海外疫情扩散,我国出现织造大面积退单现象。

据织造企业反馈,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等)、菲律宾、柬埔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受疫情影响较大,部分订单已开始生产,但突然接到退单消息,买方宁愿损失定金也要取消,甚至还有部分已运出货品,被野蛮退回或拒收。3月下旬1份近400家纺企参与的投票中,近9成企业表示有客户取消订单。

海外订单大面积叫停后,织造企业出现“订单荒”。据下游调研情况,多数企业复工后手头订单在1个月左右,不少是年前接的订单。3月中旬后新单成交一直不理想,有些纺企甚至没有开单。

不少织造企业前期手头订单已在4月初执行完毕,开启“无单模式”,还有部分企业手头订单在4月中旬执行完毕。最近市场很安静,打样、问价都明显减少。订单减少使得终端成品库存积压,盛泽地区坯布织造库存41-42天,超过复工前水平。

“受疫情影响,纺织生产与贸易企业也陷入困境。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企业除应对疫情防控,在资金链与现金流、新订单获取及产品和服务交付上也存在较大压力。”张强表示,欧美是我国重要的服装面料出口地,这些国家和地区因为疫情进入一种“自我封锁”状态,不仅抑制新订单下达,且阻碍已下达订单发货。

据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介绍,以前欧洲货物空运3-4天就可以完成签收,价格30元/公斤,现在时间拖长到8-10天,价格要55元/公斤,“到美国也一样,运输时间翻倍,价格翻倍”。

“我们订单主要发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前期订单都发货成功,近期有部分已取消,尤其是印度,已封国,基本上没有订单去那边。”一家外贸纺织企业业务员表示。

华南某长丝企业负责人说,公司外贸订单30%延期到5月底前执行,外贸订单40%直接被取消。“我司外贸长丝占比18%,目前同比去年减少70%。”该负责人坦言,有风险地区不敢做,因客户不能及时开证,到货后客户无法提货。

一家拥有400多台织机企业销售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发往意大利,近期意大利港口还没有全部停工,还可以清关,但纺织产业链货款回款都被迫推迟、延长。同时由于运输问题造成订单无法及时到达客户手中,客户也会扣押货款。

事实上“回款难”也成为当前织造生产与贸易企业的通病。据了解,织造企业目前回款周期在4个月,较之前延长1个月。国内服装厂欠款已从2月中旬拖到现在,让贸易公司业务员很是焦虑。原本90天信用证,现在受疫情影响,要求开120天。

可以看到,纯粹做外贸订单的纺企3月复工50%,部分小工厂在4月逐步减产停工,个别企业甚至甩卖设备,准备关厂。内外销都有或内销占比较大的纺企部分裁员,仅维持60-70%生产负荷。

B库存高企被迫下调出厂价

了解到,目前由于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开始逐步复苏,不少外贸商在海外订单缺乏下将目光转向国内。

但国内纺织市场规模有限,大量外贸产能回流必然导致“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势必引起低价竞争。尤其是3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导致盛泽地区纺织主要原料涤纶长丝价格较年初的跌幅超过2000元/吨,纺企前期生产的面料不断贬值。

“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价格均有0.20-0.30元/米跌幅,部分库存较大品种,如涤塔夫、春亚纺等下跌幅度更大。”张强如是说。

“这周客户打电话来询价的很多,但真的下单的没有几个。现在原料下跌,我们的报价也普遍下调0.20元/米。虽然这些都是高价原料生产的,但我们不得不跌!”一化纤面料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一喷水织造厂负责人也表示,近期订单减少,为减少库存,已将产品价格下调0.20-0.30元/米,有些品种甚至低价抛货,以此来缓解库存和资金压力。

了解到,近期汇率波动不稳定,纺织老板将结汇也提上日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破7,不少纺织老板抓住这一时机结汇,赚取汇率差。”在张强看来,虽结汇能为企业带来额外利润,但无法弥补外贸订单缩量和降价带来的损失。“对于纺企来说,订单缺失对企业的杀伤力远大于压价等情况,企业接下来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无单可做’。”他说。

疫情导致终端服装消费受阻,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不畅,市场自下而上需求萎缩成为定局。

据了解,当前织造企业开机率明显下滑。截至4月9日江浙织造综合开机率降至5成,较年后高点下降近2成,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成。

“需求萎缩带来的全产业链负荷下降不可避免,5月涤纶长丝开工负荷可能在70%以下。”上述长丝企业负责人预计。

终端织造在整个聚酯产业链中充当“下水道”的角色。PTA和乙二醇的终端消费90%以上集中在聚酯环节,其中用于纺织服装的长丝短纤,产能占比约75%。“订单缺乏将导致原料库存积压、成本传递受阻,产业链各环节都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价格全面承压。”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庞春艳表示。

从统计数据看,3月长丝平均库存水平比春节前上升20多天,达到1个月以上高位,PTA库存也突破300万吨,处历史高位水平。此外乙二醇港口库存比春节前增加80万吨,且有继续攀升预期,港口可能再现液化储罐危机。

“当前聚酯产业链最大的困境是库存过高。虽OPEC+协议减产,织造投机性备货采购热情升温,聚酯库存明显下降,但在需求有效恢复前,织造行为不过是进行库存转移,后续库存仍难以消化。”海通期货分析师刘思琪表示,聚酯库存只是转移至织造环节,成为原料库存,终端织造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因素,预计产业链整体高库存问题仍未有效化解。

据了解,一方面是库存累积,另一方面是原油价格崩跌,聚酯全产业链产品价格均跌出新低。

“由于煤制装置成本不随原油价格变化,在当前现货3300-3500元/吨价格下,多数成本偏高的煤制乙二醇装置都处亏损状态。”大地期货分析师蒋硕朋表示。

事实上煤制乙二醇成本一直是行业的“神秘地带”,但因技术、原料、辅料、催化剂、产品组成、资金来源等各方面差异,煤制乙二醇成本构成并没有统一口径,其一直带有神秘色彩。

“2019年年初乙二醇价格跌破4200元/吨,一度引发行业停车潮,当时市场分析,4300元/吨许是煤化工的成本线。”庞春艳表示,但今年乙二醇价格跌破4000元/吨后,煤化工装置开工率依旧较高,直至3月底跌破3000元/吨时,煤化工装置才陆续停车检修,煤制乙二醇成本的“神秘面纱”也在此时被揭开。4月初煤制乙二醇装置开工率明显下滑。截至4月10日煤制装置开工率已在43.35%。煤制乙二醇装置大面积减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库存压力。

C逆境求生寻求衍生品助力

当前聚酯产业链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现金流的中断。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企业因为客户破产,应收账款收不回来,而这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出现资金链断裂。

“现金为王,保住现金流”成为聚酯产业链企业在逆境中可以“活着”的共识。

“为确保现金流的畅通,在现金流预期不足下,要尽力压缩费用支出。另外外需冲击下,也需要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加大对疫情影响较小国家及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金石期货投资咨询主管黄李强称,长期来讲,更多的是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国内部分煤制乙二醇企业表示,计划通过技改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对此上述长丝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证实,企业现金流很重要,毕竟化纤、纺织是民生必要行业,只要挺过2、3季度,发展前景依然不错。为确保现金流稳定,该企业利用产品差异化提高色丝、复合丝的占比。“差异化品种可以有效降低库存,且客户黏性比较高。”他说。

在“订单荒”背景下,该企业通过邮寄支援防疫用品、主动承担出口费用的方式,帮助客户挺过难关,使得有多年合作关系的外销客户对企业的订单尽量执行或延期。同时在政府运输交管相关部门支持下,该企业还采取运费优惠、尽快送货上门等形式补贴客户,防止市场价格下跌后客户毁单。

了解到,国家已开始针对小微企业进行定向降息降准,企业可以以库存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维持现金流,以度过极端行情。

目前聚酯行业面临成本塌陷、供应过剩和需求下滑“三座大山”,单纯依靠传统现货经营想要避免亏损有很大的难度。事实上今年以来部分聚酯产业链企业对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明显增加。

期货工具出现给聚酯产业链企业提供一个规避风险工具,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极端行情下打破困境。在聚酯产业链中,生产型企业和贸易型企业都可以通过期货或期权来规避市场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当前市场环境下,聚酯原料端价格重心大幅下移,产品价格处历史新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期现结合策略来对冲风险或锁定利润。”蒋硕朋介绍说,石脑油加工费处新低,PX和PTA加工价差自低位走强,乙二醇现金流走高,聚酯现金流相对较高,PTA和乙二醇存在高库存压力,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仍属于不确定因素,PTA企业可以买入原料PX,并买入PTA看跌期权,进行保值和利润锁定,聚酯企业可以买入PTA和乙二醇现货,或买入期货建立虚拟库存,或买入原料看涨期权,进行成本锁定。

“就企业而言,期现结合更多可以运用在原料/产品的套保上,随着聚酯产业链上市品种的增多,后期可以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更多的风险锁定操作。”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表示,在此轮行情下,国内某生产厂家和贸易商合作,直接在大商所乙二醇期货盘面套保,拓宽销售路径,锁定了加工利润。另外聚酯工厂在3月30日当周产品销售回暖下,考虑到整体价格较低,也普遍通过PTA现货和PTA期货盘面采购,锁定原料端成本。贸易商则结合产品的价格波动,开展大量乙二醇期现正套业务,锁定交易利润,一定程度上稳定现货价格。

期现结合是实体企业应对行情波动的利器,尤其在本次疫情冲击中,企业利用期货对冲,起到了加速去库存、锁定利润的效果。这一点也令上述长丝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2月4日化纤市场开始恢复现货交易,企业实行优惠促销活动,以低于同行150-200元/吨价格销售产品,对于提前付款和提前发货的客户还有额外优惠政策,有效地降低企业产品库存。

“1月放假前,针对原料库存,我们在PTA和乙二醇期货上入手卖出套保头寸。春节后当PTA和乙二醇期现价格反弹且超过现货合约价格(合约价格为现货月均价)的时候,积极在期货市场卖空,参与3月交割。”上述负责人表示,在交割过程中,合同供应商配合公司要求,将原计划发送到公司的合约货直接发送到期货交割仓库,进行异地交割,预留出公司内的仓库库容,防止产品胀库。

当PTA价格下跌到3650元/吨一线时,很多贸易公司和客户以点价形式向该企业预订产品。“企业收取20-30%保证金,同时利用期货做多,锁定加工空间。在3月同行由于库存压力纷纷降低生产负荷下,我们维持相对较高的生产负荷,且没有增加产品库存。”上述负责人称。

与上述长丝企业相似,越来越多聚酯产业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通过多样化策略,在极端行情到来时,更好地规避价格风险、锁定利润。

“这些企业通过购销、基差交易、对冲风险、库存置换、虚拟工厂套利等形式,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平台有效结合,利用对基差和价格的判断,对原料或产品库存进行保值、锁定加工利润、建立虚拟库存,在当下聚酯行业疲软的背景下,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蒋硕朋称。

戴煜敏说,疫情确实给聚酯产业链造成较大冲击,保存实力、渡过难关是非常重要的。

“对聚酯产业链来讲,产业本身周期性明确。聚酯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认为,只要熬过‘冬天’,活下来,终能迎来‘春天’。”戴煜敏表示,聚酯大厂规模化会越来越明显,其将主动往上游产业延伸布局。此外下游织造长期过剩,库存积压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围绕着产能的清退和升级,聚酯产业链将迎来新一轮洗盘。

上述接受采访人士都认为,经过本轮疫情洗礼,中国化纤纺织企业基于产业链优势,在期货相关衍生品助力下,将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市场份额,进而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影响力。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公告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4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