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周晔珺:绕指柔成万锭纱

        

  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厂长周晔珺:“我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努力,尽力过了,至少自己不遗憾。”

  

  早在全国棉纺企业万锭用工平均过百人的时候,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便已经达到万锭用工60人的水平。对于这个数字,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直到亲自上门来看过了,才对无锡一棉的管理水平心服口服。如今,关于无锡一棉的传奇故事,还在行业内口口相传,而传奇的数字也早已经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的万锭25人。

  “这是在我们并没有使用自动落纱机基础上的数字。”无锡一棉厂长周晔珺珺这样说时,淡然的话语中流露一份自信的成就感。

  与行业企业共成长

  1984年大学毕业后,周晔珺来到无锡一棉,到今年已经整整三十年了。“改革开放以来,纺织行业的变化很大,个人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周晔珺这样说。

  大学时代,老师对周晔珺的印象是:很文静,适合的可能是文字工作或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进入无锡一棉以后,从学校到工厂,从学生的身份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员工,如何转换这个身份,是当时的周晔珺觉得最重要的。那时厂里的老领导对年轻一代的员工很信任,敢于让年轻人放手去做去尝试,这种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对周晔珺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帮助。

  周晔珺很多以前的同学也都觉得她和原来的反差很大,都会问她,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是怎么管理的。在以往的传统印象里,纺织厂的管理人员嗓门都很大,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但是无锡一棉整体的企业文化一直与众不同,传承的一直是人文式的管理。周晔珺认为,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企业环境,团队传承下来的文化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刚开始管理设备和员工时,周晔珺也是有压力的,因为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不懂怎么办,就要去学,学习以后还要学以致用。”当时江阴有一个纺织厂,派周晔珺去支援几个月的时间,在一个新环境里要学习和适应新的东西,对自己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提升。再回到无锡一棉时,周晔珺感觉又有了不同的视野。

  在来到运转岗位工作时,周晔珺感觉到了压力。工厂运转是24小时不会停下来的,人下班了,但运转不会停。所以那个时候周晔珺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记,她就在一个小本子上把待办事宜全部写下来,以免自己遗漏。“那时候真的是非常用心地在做事情,因为很怕反映上来的事情没有被解决,那就是我这个岗位上出了问题。”

  从一个学生到管理层,最大的问题是怕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在很多基础岗位上经历,几年时间锻炼下来,再投入工作时就能清晰察觉到,哪些方面能够通过优化管理和工艺改善来解决提升。所有这些融为一体,使周晔珺具备了全局统筹的观念,不再会片面地看问题。“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也不会再害怕,在面对各种层次都有的一线员工时,你如何去面对,让他们愿意跟着你走,你就要对他们充分地了解,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热情。”

  进厂最初的几年时间对周晔珺的影响很深,短短几年间对她能力的提升以及眼界的开阔,让她成熟得更快了。

  三十年来,把青春都奉献给了纺织行业,周晔珺却觉得,这些都是对等的。“我们为行业付出了很多,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她这样说:“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成长,工作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工作压力和一些困难就都成了小事。如果没有一个工作环境的励练,是很难成就今天的自己的。”

  积跬步以至千里

  上世纪90年代,纺织大环境的压力非常大,工厂进入异常困难的时期。当时的周晔珺在思考,要怎么样让这个企业走下去?纺织企业从80年代初的摇钱树变成了苦菜花,如何跳出这样的困局?改造还是不改造,改造的时机和方式,都没有前车之鉴,也没有现成的方法。但是周晔珺说,最起码你要去试一试,试一试至少有50%的希望,如果不试就是100%的失败。

  周晔珺首先找准了目标和方向。当时的无锡一棉开始向国外先进的纺织企业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劳动成本的增长,市场经济的冲击,对我们的冲击和压力非常大,但是看看国外企业,相同的装备和相同的产品结构,他们的用人却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周晔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们也能达到这种水平的话,就一定能生存下去。”

  “一是满负荷劳动,一是剔除无效劳动。”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这时开始成为无锡一棉永恒的主题。在周晔珺看来,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打破原来各种规则的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消除浪费,提倡有效劳动。把没有必要的事情减下来,才可能提高效率。一直加班并不能实现高效率,只有不断地尝试新方式新方法,每一步都会有认知到一些差距,如果没有认知到就不会发现问题,认知到了,承认差距,才有可能去进步和提升。”

  “满负荷工作”的内容包括:实施缩编减员,消除富余人员的基础上,率先打破行业传统的设备维修方式和传统的运转操作方式。针对现代纺织设备的运行特点,周晔珺和团队打破了几十年来沿用的周期性平车、揩车模式,以设备动态检查和维修为重点,重组维修队,划分责任区,包机到人,实行设备24小时动态维修,创造了以“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包机责任落实到点,状态维修落实到点”为特征的新型设备维修管理方式。设备维修模式创新改革十几年来,设备状态良好,纱线品质一流,维修用工减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

  同时,率先打破传统的运转管理和作业方式。通过全流程革新操作法、使巡回路线和作业顺序更合理;通过革新清整洁工作,使各项清整洁工作的时间周期更科学,清洁方式和使用工具也更有效;并且还改良产品运输方式,鼓励员工兼职带做,减少无效程序??通过各方面的革新举措,创新重组运转作业流程,扩大了人员看台,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革新后的运转操作方式,实现了无疵化作业,在有利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值车工的看台由4台扩大到30多台,工效提高了7-8倍。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双管齐下,使无锡一棉创出了全行业最好的用工水平。

  在缔造了这样的传奇之后,周晔珺认为,企业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完全照搬照用。

  今年,周晔珺提出,要用怀疑一切的眼光来审视工作优化管理。因为她认为,一个方法在以前可能是有效的,但放到现在就有了局限性。比如在90年代,当时员工很多,就可以打破固有模式,实行末位淘汰,使员工流动起来;而现在员工本身的流动性已经比较大,还采用原来的方式就已经不再适合。现在可能就需要用管理方法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令员工稳定,调整和改善管理方法。

  “要不断地优化管理,向全社会各行各业学习。某一个行业哪怕有一点能为我们所用,都要尽全力去学习。不能一直盯着别人的短处,要一直寻找别人做得好的地方,花一些时间,哪怕学到一点有用的,都是对企业有帮助的。”

  在周晔珺眼中,哪怕是商场、超市都有很多管理方法值得学习。走在街上她也会思考,马路上的交通安全是怎样管理和控制的:“要让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话首先要把规则讲给大家,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管理和引导,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管理成果的最大化。所有这些,都是一种体验。这样就很容易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方法。”

  周晔珺认为,人是最难管理的,设备是一个物件,可以掌握操作方式,但人的思想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对人的管理和人的想法都会进入到产品之中,所以一个企业的产品代表着这个企业的文化。因此周晔珺很注重研究员工,“要让员工愿意为这个企业工作,就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他们的诉求。企业可以为员工做些什么,能给他们提供什么,这样的对等平台才可能获得人的力量。”

  通过各种方式将员工的积极性和智慧融合起来,在面对困境时,周晔珺看到的是企业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以及要依靠什么才能继续前行。

  周晔珺说,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有无限的希望。

  淋漓尽致实现自我

  对于女性领导者这个身份,周晔珺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在工作当中,不要先把自己当作一个女性去看待,要首先看自己在一个岗位上是否称职,关注自己是否承担得起这份责任更为重要。”

  “经营好一个企业是一份责任,要做好自己,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要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如何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和长处,杨长避短,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周晔珺从来没有用自己女性的身份来要求任何特别的待遇,因为她清楚知道,纺织行业要参与全球竞争,不会说因为你是一个女性就可以照顾你,或者说你是一个老企业就能得到优待。同样道理,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新员工就能原谅你的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品质差异,也不是一个新车间还在磨合就可以成为产品不合格的理由。

  2013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周晔珺在家穿鞋时不慎跌倒,膝盖摔在地上,虽然感觉疼,但她以为没什么大碍,第二天照样去上班。开年第一天在工厂门口放鞭炮时,同事们发现了她腿上的不对劲。拉到医院一看,膝盖骨断裂性骨折。医生对周晔珺说,你要开刀动手术,大概卧床休息两个月才能够痊愈。周晔珺却知道自己一天也不能离开工厂,于是换了医院,在与医生商量之后,决定采用保守疗法。这种方法不开刀,但是恢复时间则需要很长。

  周晔珺就这样每天拖着骨折未愈的腿正常上班下班,由于膝盖骨部分不能弯曲,她在办公室工作时只能坐着将一条腿架起,全身需要很大的力量支撑自己。一天工作下来,她要在办公室平躺几十分钟,才能够恢复体力,不然就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了。上下楼梯时能只直着腿一步一步慢慢挪。就这样,一周工作六天一切照旧,只有在周日卧床休息一天,周晔珺说,就要在这一天里攒足体力,应对下一周的工作。

  因为完全没有卧床静养,周晔珺的膝盖到了一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完全痊愈,虽然可以正常行走,但上下楼梯还是需要慢慢来。

  这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同事们都说,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但是周晔珺坚持着,一年里工厂的所有工作,都没有因为她的伤耽误一天。问她怎么坚持下来的,她却笑得很淡然,“只要想到工作肯定是不能停的,那其他问题都可以向后排,也就都可以忍受得了。”

  一个人的性格不会完全被改变,在纺织这个民生行业里,周晔珺一直坚持告诉自己,要有一份责任感,更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要努力将这个拥有九十多年历史的企业传承下去,让它在自己的手上焕发出青春。

  “我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努力,尽力过了,至少自己不遗憾。”周晔珺微笑。

  不等不靠自强不息

  “客户的满意是对我们的奖励,市场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奖励。至于获得过的很多奖项,那最多只能证明我们的过去,不能说明我们的将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所处的环境,保有危机意识。”周晔珺时刻在思考,自身的优势在哪里,发展空间又在哪里。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期货市场一个棉价的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国际市场的格局。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企业不能置身事外,要时刻关注这些信息的变化,有些措施不是一劳永逸的。之前适合的今后可能会成为障碍,要一直去适应新的变化。“光去抱怨是没有用的,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营造企业自身小环境的优势,不能依赖政策,要立足于自我提升,自强不息。”

  无锡一棉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在近现代的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波,遭遇过数不胜数的困境,但是最终这个企业克服种种艰难生存下来,因此周晔珺相信,自己的团队是不怕困难的。实际上,越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可能是发展最慢的时候,越会看不到新问题。但越是困难的时候反而能够看到管理上的不足,危机意识也会增强,从而不断优化管理,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式。

  “所以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发展反而是越快的。虽然这两年纺织行业遇到了一些新困难,但这些都是我们能预计到的,如何能将企业放入全球环境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不能等不能靠,拥有主动意识来应对一切变化。”周晔珺的声音很轻柔,却在其中听出坚硬如水的信念。

  周晔珺档案

  周晔珺,1964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4年从无锡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无锡一棉工作。现任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厂长、党委书记,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她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不断成长,经历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厂长助理、副厂长,常务副厂长,2008年任现职。她长期从事纺织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成长为资深的纺织专家和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当选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