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2013纤维原料企业:就要与众不同

        

  [导读]在过去的一年,棉纺企业饱受国内外棉价差的困扰;化纤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华茂能够有如此佳绩,不仅得益于过硬的管理团队,得益于企业良好的经营理念、核心技术和严格管理,而且得益于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华茂发展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棉纺企业饱受国内外棉价差的困扰;化纤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茧丝绸价格高涨,再次出现茧丝价格倒挂现象……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纺织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战略调整、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突出自身特色。众多企业不仅稳步前行,还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唐山三友首创“竹代尔”新型纤维;安徽华茂各项指标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万事利将中国丝绸世界制造变为现实。
  在岁末之际,我们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坚持不懈,力争在来年可以厚积薄发,实现质的飞跃。
  荣盛集团——“十字”战略谋发展
  化纤行业在经历了高速扩产能阶段以后,开始进入周期性下行阶段,尤其是聚酯行业经受着异常艰难的“洗牌期”。荣盛集团董事长李水荣说:“一家成熟企业的发展不能被市场行情牵着鼻子走,企业的发展应该要靠科学的战略,而不能依赖于一时的行情起伏。”
  荣盛有一套成熟的企业发展“十字”战略——“纵横双向战略”。纵向即为不断延伸聚酯产业链,拓展上游原料瓶颈,占据主动权;横向即为加快聚酯涤纶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在“一纵”战略的指引下,荣盛控股集团大部分的投资项目均涉及聚酯上游石化产业的PTA。目前已相继完成了宁波、大连PTA项目的扩建,新建的海南PTA项目也已在试投产阶段。预计到2015年,荣盛与恒逸将携手实现“PTA年产能16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1/3以上”的计划。
  今年,荣盛控股集团签约了荣盛新疆天然气化工项目,项目重点是利用新疆阿克苏地区丰富的天然气生产乙二醇,全部投产后不仅能完全实现自给,还能填补国内市场空缺,成为新增利润点,这亦是集团延伸上游产业链的一个重头戏。
   
  编辑点评我们看到荣盛的发展不依赖于市场行情,而是得益于企业的正确战略和把握时机。如今,民营企业已经占据着化纤行业的主体地位,企业只有在正确战略引导下才能够在一次次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行业高点。
  
  万事利——创建“世界企业”
  2013年11月,万事利集团与法国里昂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这家世界级丝绸企业将为万事利提供高品质丝绸产品“代工”服务,“中国丝绸法国制造”已然成为现实。
  近年来,万事利将传统丝绸与文化创意、高科技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丝绸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通过创新战略的实施,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核心技术:新型丝绸书制作工艺技术、现代数码纺织技术、新纤维及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技术、生态染整技术。
  对于未来,万事利围绕打造世界丝绸中心这个目标,有了更多设想。在技术方面,万事利集团下属丝绸数码印花有限公司年产900万平方米无污水丝绸数码印花织物技术改造项目将于2014年6月正式投产。该项目还出现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3年度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名单中,并将获得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
  
  编辑点评中国已经是纺织领域公认的“世界工厂”,很多品牌服装都是在我国企业完成加工,然后再被销往全球各地的。然而,怎样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企业”迈进,中国纺织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唐山三友——首创竹代尔新纤维
  今年8月16日,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召开了“竹代尔”新纤维推介会。推介会上,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连明表示,竹代尔作为世界首创的新纤维技术,集竹浆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两代纤维优点于一身,将开创高端纺织品的新发展机遇。
  在竹代尔纤维工艺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三友集团也在市场推广上实现了营销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并成功将以往的传统推销升级为终端拉动,直接听取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选择终端品种向市场进行大规模推广,致力于打造纤维产业链集群。
  展望未来,三友表示将不仅继续做强做优纤维素纤维主业,而且也将全力向粘胶短纤上下游进行延伸,以产业联盟形式向终端消费市场进军。
  
  编辑点评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它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不可或缺的的支撑和保障,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因此,攻克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一直是企业基本的研究方向和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路径。
  
  雪莲——打造精纺产品
  今年,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优质超细绒山羊繁育生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通过养殖基地的建立以及转基因羊的育种和培育,实现对新疆地区羊绒品质的改良和优化,可提高羊绒原料品质和产品附加值。项目若达到预期目标,将使雪莲集团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拥有核心技术的最顶级超细羊绒的唯一供应商。
  年底,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以14微米及以下小山羊羔绒为原料,成功研发粗梳42/2公支和精梳68/3公支纱线,并生产出独具风格的小山羊羔绒高档羊绒精、粗纺产品。精纺产品同时还开创了这一领域的技术先例和产品先河,打破了国外在该制造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
  
  编辑点评虽然我国羊绒粗纺产品已经得到了消费者认可,并占据国内大部分消费市场,但羊绒的高端精纺市场依然为国外品牌所垄断。企业在做好粗纺针织产品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做好精纺机织产品,提高中国羊绒高端产品品牌的占有率,共同打造中国羊绒国际品牌,是一个发展方向。
  
  新申集团——以设计引领麻时尚
  新申集团作为国内亚麻十强企业,今年先后发布了“2014~2015亚麻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和“2014~2015春夏新申亚麻流行趋势”,成为麻纺行业转型时尚产业的先行者。
  “目前,我们企业50%的亚麻产品在国内行业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公司总经理李建峰表示。近年来,新申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在“2013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活动中,新申集团的“行云流水”面料成功入围,同时荣获“2014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称号。迄今,新申亚麻制造入围“中国流行面料”的总数已达36块。
  多年来,新申集团立足本土化发展,着眼于全球趋势,引进意大利、英国等欧洲先进设备及技术,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推动研发,运用设计引领时尚,成功运用1+N商业模式(新申集团+高校、终端品牌、设计师)多方合力,实现联盟发展,多方共赢。
  
  编辑点评独木不成林,一个企业的发展只有与行业各方实现更好的融合,才能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新申集团以设计引领麻时尚,丰富亚麻产品不断提升亚麻价值,与多方共同努力实现了合作共赢。
  
  际华三五四二——坚持精品战略
  际华三五四二公司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纺织“小卒”发展成纺织界的“明星”,这得益于他们坚定不移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原动力。公司按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研发投入,保障研发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公司生产的JC100S、JC160S等纯棉高支纱,不仅降低了用棉量,而且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企业生产门槛,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品牌带动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实施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这是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品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公司的主导产品向高、精、尖、特、专、新方向发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目前,公司正与意大利知名品牌进行合作,包括技术的支持,硬件设施的合作,品牌的运作等等。
  
  编辑点评创建品牌对企业而言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同质化产品引发的是市场的被动和需求的盲目,可以说品牌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它是支撑市场的强大基础,为企业所带来的价值将是长远而巨大的。
  
  桐昆——节能环保抓细节
  面对近两年来中国化纤行业的种种危机,桐昆凭借多年来的经验,在微观调整生产策略的变化下,集团依然按照规划稳步前进,在保持行业地位的同时,实现了一步又一步的提升。
  2013年1月26日,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顺利实现主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该项目是桐昆集团“十二五”规划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桐昆走出嘉兴、跨区域发展战略指导下投资的第一个大型差别化纤维项目。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提高了集团差别化涤纶长丝纤维的生产能力,优化了产品结构,拓宽了市场,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化工企业,环保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化纤企业的特殊性,桐昆集团日产生污水达1000吨,以前污水直接排入桐乡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节能减排持续推进过程中,桐昆狠抓细节、持之以恒,从初级阶段的减少日光灯使用、节约用水等,到更高一级的通过技术工艺改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无不将此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2009年,桐昆集团被评为化纤行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2011年,集团被评为浙江省“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先进集体。
  
  编辑点评桐昆集团的发展一路狂奔,然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一个企业就更是如此。企业需从战略角度出发,全面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扎扎实实做好节能降耗这篇大文章。
  
  华茂集团——再创“三加一”新模式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纺织行业排头兵企业和中国棉纺织生产精品基地,迄今为止,已经连续39年保持赢利。目前,公司各项指标均处在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华茂能够有如此佳绩,不仅得益于过硬的管理团队,得益于企业良好的经营理念、核心技术和严格管理,而且得益于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华茂发展模式”。
  华茂集团董事长詹灵芝介绍,集团实施了“三加一”发展模式,即以产权为纽带,打造纺织主业价值链;以金融为平台,打造资本运作价值链;以新纤维、新材料为起步,打造高新技术应用价值链;以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为资源,积极探索企业轻资产经营。通过资本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两化”融合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管理的有效结合。华茂在科学管理模式下,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使企业稳步迈上健康、持续发展的步伐。
  
  编辑点评2013年,棉花国内外差价的问题仍存在,然而一些企业仍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这充分证明,企业管理就像一条道轨,引领并规范着企业向目标前进,优秀的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快速通道。
  
  岜山集团——从量到质的飞跃
  今年3月,岜山集团被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授予“中国化纤长丝塔夫绸面料精品生产基地”称号。
  多年来,淄博岜山织造有限公司一方面以塔夫绸为主打产品,满足一些长期客户的需求,同时也开发生产其他原料、规格的订单产品。先后开发出20D-600D涤纶、锦纶不同规格、不同组织结构的产品,其中生产的50D/72F涤纶全消光、20D/24F锦纶产品,无论是织机效率,还是产品质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在生产过程中公司采用了以产品质量倒逼设备完好的有效机制,促使设备整体性能不减退,保证布面织疵少,满卷率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独树一帜。目前,岜山公司每年生产各类长丝坯布4.3亿米,产值8.5亿元,市场占有率2%左右。
  
  编辑点评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在产品上下功夫,以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实现差异化发展,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岜山集团注重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打破规模发展的模式,踏上了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之路。
  
  聚杰微纤——准确定位抢市场
  2013年,在纺织行业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聚杰微纤集团公司的生产销售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预计全年销售产值同比可增长38%。
  近几年来,公司做专产品定位,选择涤纶超细纤细领域中的高档产品;进行产品转型升级,确保产品质量做到最优;精准市场定位,将目标消费群集中在欧美、日本市场的中端以上客户;实行全产业链的有效配置与整合,狠抓节能降耗,多种措施使聚杰微纤的利润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
  在未来,公司将向生产高利润率的终端产品方向发展,并将尽可能开发、拓展超细纤维产品的应用空间,让超细纤维面料不仅运用在服装领域,还要广泛应用于家纺、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
  
  编辑点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多年来,聚杰微纤专注于超细纤维领域,并努力做到差异化、特色化和专业化。
  
  在今年行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精准定位的发展缺略、长期坚持的企业精神让聚杰微纤的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赞助广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