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紧密纺纱 渐成主流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的紧密纺生产车间

  纺纱新技术中,紧密纺是环锭纺的“改进版”。在毛羽、光泽度、强力、耐磨度、抗起毛起球、条干等纱线质量及生产费用方面的优越性,使紧密纺纱线具有高档产品的特性,且逐步取代普通环锭纺,越来越被业内人士认可。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以来立足于高档、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而紧密纺纱线的种种优势,是高档纺织品的理想用纱,也成为了华茂集团打造拳头产品的利器。

  优势明显发展快

  紧密纺纱采取空气动力集合纤维,使加捻三角区消失,与传统的环锭纺在纺纱工艺以及成纱机理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飞跃。由于消除了加捻三角区,紧密纺纱毛羽很少,特别是3毫米以上毛羽。在细纱中由于各单纤维是在伸直、平行的状态下加捻,在单纱受到拉力时,各单纤维受力基本一致,所以紧密纺强力比传统单纱高。且由于紧密纺纱中的单纤维排列紧密,相互间抱合力大,这也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强力,纱的强度增加5~10%。

  紧密纺纱毛羽少,减轻了上浆、烧毛等工序的压力,有利于下道工序生产,提高织机速度和效率,改善针织编织物性能,抗起毛起球性大幅度改善。不仅如此,紧密纺的纱支范围广,可从20S到330S,原料使用从棉、麻、毛、丝天然纤维到各种化纤、差别化纤维等,可适应市场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由于紧密纺织造的产品外观质量精细,纤维根与根之间排列都比较紧密精细,所以织物的光泽及手感很好,对下游工序的继续加工十分有利,尤其毛羽少,单纱强力高的优点使生产效率特别高,织物档次大大提高,可加工成许多高档的精美服装面料,在我国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紧密纺在我国开始大规模投产。据统计,2008年,我国紧密纺生产规模约是500万锭,到2012年底,快速扩大到1300万锭左右,其中,山东省、江苏省就达到近500万锭,仅安徽华茂、无锡一棉、山东鲁泰三家就有100多万锭。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紧密纺纱生产规模已经超过2000万锭。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谢春萍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印巴市场的紧密纺普及率为30%多,而我国仅为8%左右,紧密纺技术在我国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高质量带来高效率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愈加明显,低端产品很难再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安徽华茂、无锡一棉这样的大企业中,紧密纺技术多被生产高端纱线。而紧密纺的原料适应范围较广,可纺各种差别化纤维,也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紧密纺的生产效率,一是看企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就要看企业的自身管理。如果产品质量好,断头少,不仅产品质量高,且用工也大为减少。谢春萍教授表示,紧密纺工艺生产效率差别较大,特别是用工差距明显,目前我国紧密纺的万锭用工人数在20~100人不等,越是高质量的产品,用工越少,生产效率越高。她介绍,在国内某家企业中,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要求严格,40台车仅需一名挡车工看管。

  安徽华茂集团始终坚信,好的设备工艺,必须配备先进的生产管理,方能充分发挥该生产技术的优势。在日常维护中,华茂集团夯实设备基础管理,要求机修工消除歪锭子、歪气圈;运转班细致、规范运转管理,消除产生纱疵的温床;技术部门严密质量管理,使生产出的纱线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对车间环境,华茂也有严格的要求,车间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装配巡回吹吸风装置,防止尘埃、飞花、短纤维抽吸到紧密纺集聚区内,造成糊网,保证牵伸区和集聚区的清洁。

  华茂集团的紧密纺工艺“乘风”牌纱线条干均匀,纱疵少,单纱强力不匀率低,棉结杂质及毛羽少,精梳棉纱线染色性能好,主要质量指标都在乌斯特5%~25%之间,物理指标及外观疵点均达到GB/T398-1993标准和GB/T5324-1997标准的一等水平,长期以来受到市场的好评,为公司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改进换发新活力

  紧密纺工艺是在环锭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虽说产品很受欢迎,但是在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谢春萍在紧密纺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改进,研发出“全聚纺”技术,降低了生产能耗水平,解决了紧密纺设备对车间环境要求苛刻的问题,同时对织物布面效果、织物手感也有所改善。

  全聚纺是使用窄槽罗拉作为须条集聚原件。罗拉式的紧密纺机构简洁,集聚罗拉上只安装一个输出胶辊作为加捻或阻捻钳口,因此传动简单,清洁保养方便。谢春萍指出,全聚纺聚集区长度更长,因此气流工作负压可以降低到1500Pa以下,与紧密纺2000~2500Pa的工作负压相比,设备能耗降低极为明显。

  与网格圈式紧密纺相比,全聚纺在减少3毫米以上有害毛羽的同时,使1毫米有益毛羽保留。1毫米毛羽可以润滑钢领、钢丝圈,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掩盖纱线本身的疵点与条干不匀,使布面外观更好,更接近于烧毛纱风格;使成纱条干下降明显,锭差较其他形式紧密纺更小,在湿度偏高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鱼籽纱、竹节纱等。

  全聚纺的前罗拉直径为50毫米,可以使前罗拉转速减半,有效延长轴承和齿轮寿命、减少机械故障。取消网格圈、过桥齿轮等易损件,可以节省人工、节约配件成本,使生产更稳定。另外,可用于已有带自动落纱的细纱机长车改造,纺高支和粗支、普通紧密和赛络紧密也只须更换吸风插件,方便便宜。

  谢春萍指出,紧密纺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装置不是万能的,关键在于人、环境、原料和设备等多方面的统一协调,要按照紧密纺的技术要求,全面系统理解紧密纺技术特点。在投资紧密纺时首先要注重车间环境先决条件,负压对车间的气流与热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处理好这些问题,生产上肯定会出现网格圈堵塞、成纱质量恶化等问题。此外,紧密结合棉纺企业生产实际,采用高效电机、改进风机叶轮、降低负压系统阻力、优化设计异型管吸口形状等方法,改进紧密纺负压系统,可降低10%左右的能耗。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