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企业动态>正文

同和“开门红” 亿元大单落银龙

                     

  宏观经济不景气,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下游纺织企业普遍处境困难。然而,2月28日,记者在河南省舞钢市见到江苏常州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桂生却春风拂面,信心满怀。因为1月31日,同和与舞钢银龙纺织集团签订了115台TH578J型集聚纺自动落纱细纱机长车和15台粗纱机合同,几乎同时又与许昌正和纺织公司签订了30台细纱机长车合同。两项合同金额共计1.48亿元,创造了同和单月合同额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开门红”。

  成立于1999年12月的同和公司,是一家新型现代化的民营企业,成立之初以生产各类纺机罗拉为主,有10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年产量500余万节,创造出无机械波罗拉的奇迹,闻名天下。2003年公司投资开发摇架,并于2004年6月投产,年产量达300万套。“同和”罗拉主要销往国内外知名纺机厂和纺织厂。目前,同和罗拉有高精度、超级和新一代三个品质等级,摇架有弹簧摇架、气动加压摇架和板簧摇架等系列产品,紧密纺产品也有第一代、第二代、新二代及第三代卡摩纺紧密纺装置等四大系列,年产量为200万锭,公司以高品质、守信誉和优良服务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2011年,同和正式推出主机产品,目前,同和主机生产能力达百万锭。谈及同和公司为什么转型生产主机产品?崔桂生说,一是为了实现“科技同和、世界同和、百年同和”伟大愿景,实现“传承战略、人才战略、产品战略、基地战略、营销战略”五大战略;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链资源中的罗拉、摇架和紧密纺的优势,同和必须做主机,通过产品优化组合、延伸产业链,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1+1>2”;三是充分挖掘现有品牌和技术研发潜力,把企业做精、做大、做强、做久;四是同和有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危机感,为了振兴民族工业,挑战洋货,为国争光,为加快实现我国“纺织强国”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崔桂生也深知,转型伴随着风险,但军人出身的他,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同和公司在进入高端纺机主机领域之前,在人才、技术、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做好了储备。目前,公司拥有科研人员近百人,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5%以上,且同和公司明确了转型是企业的全面升级和二次创业。为此,同和公司提出了“五个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五个自主”: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培养、自主感悟、自主管理。

  舞钢市银龙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民营纺织企业,集纺织、塑编、纺织贸易和进出口经营于一体。下属银河纺织、龙山纺织、银丰纸管、银龙棉业、正旺建材等5个分公司。现有纱锭50万锭,员工5000多人,总资产18亿元。

  企业1990年11月建成投产,2000年11月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银龙人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创出了“宇龙”名牌,占领了国内外市场,走出了一条“内部挖潜、自我积累、科学管理、滚动发展”的创新之路。特别是2000年以来,公司超常规发展,年年上项目,年年有发展,不足8年,生产规模、产值利税、职工收入,实现了“三级跳”,翻了五番。2003年10月企业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目前企业年生产能力已达到6万吨以上,利税9000万元。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先后荣获“河南省民营企业诚信纳税先进单位”、“河南省名牌产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等荣誉称号。

  据集团公司董事长鲁云龙介绍,2007年公司第一家采用同和罗拉、摇架及紧密纺。去年3月,公司购进同和2台TH578J型集聚纺自动落纱细纱机长车试用,每台为1008锭。经过9个月的生产运营,可以看出该机在四罗拉负压式集聚纺装置结构布局、智能化自动集体落纱装置等方面均有创新,减小了导纱包围角,降低了纺纱断头率,有效提高了纺纱质量。该机实现了高速、节能,稳定性、可靠性好,抓管率、拔管率、插管率及自动理管箱无卡管率均达到100%,留头率在99%以上。同时该机集体落纱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降低了能耗。

  因此,今年1月,公司又决定投资1.18亿元,与同和签订了115台TH578J型集聚纺自动落纱细纱机长车和15台粗纱机的合同。合同约定从今年3月8日至7月底,设备全部供完,9月中旬全部开齐。届时仅龙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紧密纺就将达到38万锭,成为全国最大的紧密纺生产基地之一。

  “我作为纺织行业的老兵,上世纪60年代初从上海纺大毕业后,从企业到机关,从机关到协会,至今在纺织行业工作了40多年,先后看过国内外许多纺机企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同和公司。”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李书勤说,同和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创新意识、产品质量都是一流的。通过与崔桂生董事长的几次交往,他的人品、为人做事,都是可以信赖的,他的拼搏精神、智慧和务实作风,为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和生产罗拉,博得了“罗拉大王”的美誉。高起点挺进细纱主机制造领域,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在行业逆势之中,在舞钢独揽亿元大单,一炮打响!为同和进入主机领域迈出了第一步。相信同和成为纺机的标杆企业指日可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