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化纤信息> 化纤评述>正文

粘胶纤维分析及展望

                     

  1、棉浆粕价格小幅上涨
  受上月粘胶短纤价格上涨的影响,7月初各浆粕企业适当调高了棉浆粕的出厂价,目前市场中心价基本在6250元/吨左右,涨幅在4.2%,应该说本次棉浆粕企业基本保持了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虽然下游行情涨得很快(详述见后),但作为浆粕厂价格上调幅度是很小的。从其原料情况看,由于棉短绒价格总体上变化不大,现市场到货价总体上在3000元/吨左右,也没有出现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扬的迹象。
  从后市行情看,由于短纤价格普遍较高,不少浆粕厂在8月份有涨价的意向,有的已经开始与短纤商谈涨价100-200元/吨,即将市场价格调到6400-6500元/吨左右,但粘胶短纤厂考虑到目前的短纤行情存在较大风险,怕到时候万一产品体重上跌,原料价格高,两头受挤,因此在进料上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谨慎,故涨价也有一定的阻力,本网以为只要短纤行情在月底没有异动,浆粕行情8月份上涨是合情合理的。
  2、粘胶短纤价格继续大涨
  本月粘胶短纤价格继续上月涨势,与上月同期相比,国内粘胶短纤的中心价位上涨了1000元/吨左右,目前国内市场中心价位在12500元/吨左右,比上月涨了8%,目前台丽绒的最新报价已经到了12600元/吨(CFR)。价格涨得如此之猛确实出乎不少业内人士预料,本月行情迅速反弹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A、粘胶纤维供应紧张。
  从6月下旬开始不少企业(吉化、成都、吉蒿、唐山等)相应都开始检修。由于这几家厂家的产能在国内短纤企业中都属于比较大,因此对国内粘胶短纤的供应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企业自己排不出货来,只能到其它厂调货,有的企业本想安排检修,但由于行情太好、要货紧也停止了原有计划,不少企业货已经排到了8月份。
  B、下游棉纺织厂需求旺盛。
  目前人棉纱30S中心价位在15800元/吨,40S中心价位在17100元/吨,相对七月初而言累计上涨了600-700元/吨,目前虽然市场上成交相当清淡,但有的厂家反映销售还可以如上海六棉、萧山三联等都反映没有库存。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涤粘纱的热销,目前钱清市场上涤粘纱订单有所回升,主要集中在65/3540S棉型等品种,主要是绍兴地区一些布厂为下半年九、十月份备货,再加之部份外单提前到来,受其影响,涤粘纱价格比七月初上涨了500-800元/吨左右。另外一些包蕊纱厂,用氨纶和人棉纱生产包蕊纱也加大了粘胶短纤的需求。
  C、棉花价高量少,买卖双方僵持不下,给予粘胶短纤提供了契机。
  目前329棉花价格基本仍挺在13000元/吨左右,由于棉纺厂普遍认为新棉上市后棉价将会适当走低,因此现在采购棉花都有比较谨慎,不愿多购,用多少买多少,因此近段时间棉花市场的成交量一直不大,处于有价无市的境地,这就给粘胶短纤提供机会。
  从行情后市看,虽然目前不少企业供应仍比较紧张,但同时吉林化纤、成都化纤、唐山化纤等厂的检修已经结束,据悉近期台丽绒有批货将到上海港,届时国内短纤的供应量将会明显回升,再加前期国内某大公司以12400元/吨的价格吃进了大量台丽绒,估计价格涨得差不多也将抛货,因此笔者以为虽然目前粘胶短纤处于成交活跃的优势地位,但仍潜在较大的跌价风险,只要下游需求一缓,估计价格可能就会出现异动。
  3、粘胶长丝价格有所下滑
  浙江市场120D有光丝本月粘胶长丝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滑,7月20日开始,细旦丝的最低限价下调了500元/吨,粗旦丝下调了300元/吨,从临平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反映平静,市场价格变化不大,事实上在上周个别厂家已经开始对一些大户开始适当调低出厂价,本次普调正是顺应市场潮流,使部份品牌价格"合法化"。另外目前市场上俄罗斯丝有所增加而且价格较低(在30000元/吨左右),对国内低档丝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广东市场目前也是稳中走降的趋势,目前120D有光一档丝中心价在33800元/吨,二档丝中心价33000元/吨左右,300D一档丝的中心价在25300元/吨,三档丝的中心价在24500元/吨左右。目前市场价格虽然比较平稳,但并不排除个别厂家对下游厂家特殊"关照",如某厂对其厂家的价格比最低限价低500元/吨以上,有的经销商因为厂家直供的价格比其经销价格低得很多,因此感到生意很难做,并对价格能否保持稳定也没太多信心。
  从下游产品看,目前被面、小花、立绒、乔绒的销售情况都有不太好,甚至有业内人士估计广东市场的"拳头"产品--曲珠纱的库存已近万吨。当然就目前来看,粘胶厂家的一级库存还不是很多。
  笔者以为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就目前而言基本避免了以前曾出现过的大幅度竟相杀价的局面,在这方面行业自律功不可没。当然如果要稳定后阶段的行情,则必须与限产有机结合起来,"限产是重中之重",只有"限产"才能真正缓和供需矛盾,解除市场人士的后顾这忧,否则如果国际市场的需求不能及时恢复,国内市场难以启动的话,则行情后市不容乐观。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