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纱线 服装 原料 面料 家纺 坯布 纺机 魏桥纺织 价格 纺织 织里 增幅 毛巾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洗牌苗头初现 锦纶结构渐优

[编辑:Qsj]  [发布时间:2016-01-14 09:01:13]  [中国纺织报]

  在民用化纤的各子品种中,聚酯涤纶是无可撼动的“老大”,锦纶则可以排“老二”。
  “十二五”期间,整体看我国锦纶行业快速发展,原料己内酰胺(CPL)国产供应的瓶颈被打破,原料自给率大幅提高,锦纶产业产能迅速增长,聚合和纺丝生产技术取得长足进步,逐渐形成了恒申合纤(力恒、力源)、锦江科技、新会美达、华鼎锦纶、凯邦锦纶等一批“龙头”企业。从下游应用看,锦纶纤维因其柔软、质轻、耐磨、回弹性好等突出特点,“十二五”期间下游纺织品和服用市场对于民用锦纶丝的需求持续扩大。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玉萍认为,“十二五”期间锦纶行业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开发国产化CPL和PA大聚合及细旦、多头纺、军民两用多功能锦纶纤维材料及制品,如日产200吨PA大聚合、年产20万吨CPL新技术、多功能及生态锦纶产业链系列新品种等。
  但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锦纶行业竞争加剧,一些年产能在1万吨~3万吨之间的中小企业的落后产能被淘汰,行业洗牌的苗头初步显现。
  国产原料供应打破瓶颈 锦纶产业快速扩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锦纶行业最明显的变化首先是,原料己内酰胺国产供应的瓶颈被打破,使锦纶原料此前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大为改观,降低了锦纶企业的生产成本,为锦纶行业的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产能约为56.5万吨,2015年增长到约230万吨,产能较2010年大幅增长了307.1%,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自给率为38.5%,2015年提高到65.3%,原料的自给率大幅提高。
  经过“十二五”的快速扩展,中国大陆目前已是全球最重要的CPL生产国。2015年年底,全球CPL总产能约为631.7万吨,中国大陆的占比约为36.4%。
  不过客观来看,目前我国高品质己内酰胺的供给量仍有缺口,且质量的整体稳定性与国际领军企业如巴斯夫等仍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个明显变化是锦纶行业逐步发展壮大,产能规模快速增长,行业竞争力增强。
  虽然当前依靠产能驱动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压力,但在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下游纺织服用领域需求的增长所拉动的锦纶产能的快速增长,仍然是产业实力得以壮大的首要指标。
  2010年,我国锦纶总产能为195万吨,2015年增至约330万吨,产能年均增速约为11.5%;产量方面,2010年我国锦纶总产量为161.8万吨,2015年增至约285万吨,年均增速约为12.7%。
  一组可以对比的数据是,2013年“老大”涤纶行业产量同比增速为6.64%,锦纶为12.44%,腈纶为0.43%;2014年涤纶行业产量同比增速为6.48%,锦纶为10.21%,腈纶为-2.69%;2015年1~8月,涤纶行业产量同比增速为11.35%,锦纶为16.73%,腈纶为6.31%,这显示出了锦纶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这期间,福建长乐、浙江义乌和诸暨等几个国内重要的锦纶产业集群地的实力也不断增强。最突出的是福建长乐.
  目前长乐拥有规模以上锦纶企业12家,锦纶切片产能达40万吨/年,锦纶民用丝产能约60万吨/年,锦纶民用丝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5%,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锦纶切片和锦纶民用长丝生产基地。
  聚合、纺丝技术进步 提质增效减少用工
  
聚合和纺丝生产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是我国锦纶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又一个明显变化。
  这里绕不开三联虹普。作为国内最主要的锦纶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十二五”期间,锦纶行业很大一部分聚合和纺丝工厂都由三联虹普进行工程组织实施。2012年,其“大容量聚酰胺6聚合及细旦锦纶6纤维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装备的研发,使锦纶行业的聚合和纺丝水平实现了一次大突破。
  2015年,“高品质聚酰胺6纤维高效率低能耗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获得该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由义乌华鼎锦纶、广东新会美达、北京三联虹普和东华大学联合研发,形成了PA6高效均匀熔融和稳定纺丝关键技术、高品质差别化功能性PA6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等创新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义乌华鼎锦纶副总经理封其都介绍,项目研发的“24头平行纺丝与卷绕成型关键技术”针对单线多纺位、单纺位多头高效纺丝难题,开发了24头丝束均匀冷却成形、POY高速稳定集成卷绕、FDY共辊双锭轴24头卷绕等规模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使侧吹风偏差率下降约1%,强度与伸长不匀率降低40%,单线产能提高2倍~3.6倍。”封其都说道。
  “可追溯PA6纤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则设计开发了PA6切片智能化配送管理、大容量纺丝自动落筒和质量跟踪管理、高容积比智能化仓储管理等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集成技术。
  封其都介绍:“华鼎锦纶目前实现了智能送配料,卷绕智能化自动落筒,丝饼智能传输和在线检测,智能化自动包装和智能化立体仓储,可减少用工80人/万吨,实现了原料和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性。”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卓胜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建成单线288头大容量多头纺PA6纤维生产线16条(应用于华鼎锦纶),开发了6大系列20余个品种的差别化、功能性PA6纤维,分别在国内20余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于运动休闲、安全防护和军需用纺织品等领域。
  此外,福建锦江科技目前拥有“大容量、全回收聚合技术”,拥有400吨/天的单线生产线。该生产线运用了两步两塔聚合工艺技术、高效萃取工装备与工艺等技术。
  其研发部经理金志学介绍,这些工艺技术由公司在锦纶聚合常规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提升,自2011年开始逐步应用于生产。
  业内人士指出,在锦纶行业,产品的差别化研发和生产对设备的先进性高度依赖。因此,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为锦纶产品的差别化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产品差别化率提高 对企业利润贡献加大
  
受益于聚合和纺丝生产技术的进步,“十二五”期间锦纶行业的产品差别化率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锦纶行业的产品差别化率约为55.2%,到2015年提高至约61%。
  领头企业依然是推动产品差别化的主力军。新会美达的锦纶纤维目前主要包括功能性和差别化两种,差别化产品包括“高强,细旦、多孔,异形纤维和原液着色”几类。
  其高强丝锦纶强度为5.56.5cn/dtex~6.5cn/dtex,伸度为20%~35%,沸水收缩率为5%~10%,应用于降落伞、军工绳带、羽毛球拍线等领域,打破了国际市场对于PA66领域高强丝的垄断,丰富了国内产业用企业锦纶高强丝的采购源,降低了其采购成本。
  何卓胜介绍:“当前美达的产品差别化率约为50%,对企业总营收的贡献率约为65%。我们大力研发的原液着色锦纶纤维,2013年、2014年逐渐拓展应用,2015年产品应用量初具规模,产量增长到2000多吨。”
  锦江科技目前开发出全消光锦纶6切片和全消光锦纶6长丝系列产品、多孔细旦锦纶6纤维、环保型纺前着色锦纶6纤维等多种差异化产品。
  凯邦锦纶差异化产品包括细旦锦纶牵伸丝(差别化产品约占40%)、云丝系列“尼龙6云丝牵伸纤维”等。其负责人介绍,公司“阳离子染料可染锦纶6弹力丝”颠覆传统染色工艺。常规尼龙6使用酸性染料,而该纤维使用阳离子染料,针对双色面料只需要一次同染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后道工序生产成本,增加了尼龙6纤维色调变化。
  这些丰富多样的创新锦纶产品在下游的梭织布、经编、花边等领域广泛应用。
  数据显示,2010年~2013年,下游纺织品、服用领域对于锦纶纤维的需求增长较快,拉动国内锦纶丝产量增速较快。2012年产量同比增速一度高达18.2%,2013年也有同比10.8%的增长。从2014年开始下游需求增长逐渐乏力,锦纶产量2014年的同比增速仅为5.3%,但2015年回升至7.3%。
  从根本上看,产品差别化率的提高提升了企业的赢利能力。何卓胜指出,相对常规锦纶产品,差别化锦纶产品的附加值要高很多。
  尤其是在市场压力重重的2015年,差别化产品更是功不可没。这一年,原料己内酰胺大幅跌价,锦纶价格大幅下行,有规模的领头企业承受着很大的原材料贬值损失和库存风险,锦纶主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财报显示,华鼎股份2015年前三季度亏损7273.36万元。领头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的经营更是一片惨淡。而差别化产品的利润贡献却降低了企业的亏损幅度。
  “2015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如果不是差别化产品的利润贡献,很多企业的经营会更差。由于差别化产品的贡献,美达锦纶主业虽然也无赢利,但至少运行相对健康,我们保证了一定的现金流,把固定资产折旧也要回来了。所以2016年,我们仍将着力于差别化和功能性产品研发。”何卓胜这样感慨。
  “龙头”多元拓展优势强化 产业洗牌苗头初显现
  
一个行业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之一,还体现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以及竞争格局的变动上。“十二五”期间,一批锦纶“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日渐巩固并强化。
  产能的规模基本最为直观地彰显了各家企业的竞争实力。在最重要的锦纶民用长丝领域,2015年,福建恒申合纤(包括力恒和力源)产能约为32万吨/年,福建锦江科技产能约为29万吨/年,义乌华鼎锦纶产能约为13万吨/年,广东新会美达和长乐凯邦锦纶的产能均为11万吨/年。此外,浙江新纶化纤民用锦纶长丝的产能为7.5万吨/年,浙江美丝邦的产能约为6.6万吨/年,嘉兴嘉华的产能约为6.5万吨/年,其余多家企业的年产能均在5万吨以下。
  在近期新公布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上,长乐恒申合纤被评定为品牌强度843.8,品牌价值30.31亿元,位列纺织服装组第八名,为化纤领域第一名。目前,恒申是全球唯一一家产业链覆盖了“锦纶聚合—纺丝—加弹—经编织造—染整”5个环节的锦纶企业。同时,凯邦锦纶也在榜单中。这体现了“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是“十二五”期间锦纶“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的又一个体现。继新会美达(股票简称:美达股份)2000年之前上市后,2011年5月,义乌华鼎锦纶(股票简称:华鼎股份)也在上交所上市。“龙头”企业的上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锦纶行业的整体竞争水平,也提升了锦纶企业的竞争能力。财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美达股份实现营收21.96亿元,实现净利润8229.76万元;华鼎股份实现营收11.94亿元。
  虽然美达股份2015年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收益拉动,但无可否认,公司上市的重要优势之一就在于能运用资本力量调动更多的资源,为公司寻求更多元的赢利点。华鼎股份2015年也加速多元扩张,投资进军水务市场。此外,恒申合纤2015年新扩锦纶产能7.5万吨。
  当这些领头公司或加速扩张,或享受投资收益的时候,2015年一些规模偏小的锦纶企业产能却被淘汰,如浙江舒美尔、诸暨德科化纤、苏州英迪威,他们的年产能均在3万吨左右。
  据一家企业负责人回忆,“十二五”期间,被淘汰的企业还包括长沙锦纶厂、咸宁锦纶厂、广东高要锦纶厂等。被淘汰的企业不下10家,这些企业的产能多处于1万吨~2万吨之间。
  由于市场不乐观,其他企业对这些停产企业的接手非常谨慎。“就算有企业想接手,肯定是希望设备能开起来,但行业的产能本就阶段性过剩,所以即便是零成本把他们的设备开起来,也可能会面临生产现金流无法收回。”一家知名锦纶企业的负责人这样表示。所以,停产后的企业重组基本无望。
  优势企业的竞争力持续增强,一些中小企业、落后产能被淘汰出局。可以发现,经历了“十二五”的5年磨砺和成长,如今锦纶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行业洗牌的苗头开始出现。“洗牌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对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却非常有利,洗牌意味着行业结构也将逐渐趋向优化。”何卓胜这样说道。

 
相关文章 (2016-01-14)

纺织专业工具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锦桥动态 | 公告栏
锦桥纺织网 客服专线:0532-6688 6655   锦桥纺织网 不良信息举报专线:18561373117   锦桥纺织网 投诉建议:18954212638   锦桥纺织网 传真: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0020051866   鲁ICP备15026196号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
本网郑重声明:锦桥纺织网及子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