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长丝织造企业:压力增大动力不竭

        

  为了解中小企业现状及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反映企业诉求,近日,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的带领下,赴盛泽、长兴、王江泾等长丝织造产业集群进行实地调研,累计走访企业近200家。此次走访的企业多为中小型甚至是小微企业,走访过程中,协会充分了解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现状,以及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当前,银根紧缩、库存压力大、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三大难题正在逼退小微企业,而为了生存,他们又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谋求生存空间,加大了中低档产品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种恶性竞争,使得中低档尤其是大路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跌破盈亏平衡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保压力加大,加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导致很多小微企业已在亏本经营,部分织机台数不足百台的微型企业则开始犹豫是否要退出行业。
  
 

  建议:
  1、加强行业自律和积极规范市场。努力创造有序的竞争环境,减少同质化产品间恶性竞争。
  2、鼓励产品研发,保护知识产权。要不断培养企业的品牌意识,通过企业自身的形象在下游行业树立良好信誉,从而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产权保护。
  3、认真贯彻减排政策,理性对待行业特殊性。鼓励使用喷水织机的企业、印染企业积极做好排污治理工作,对于新的排污要求,政府应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企业尽快达到要求的同时,不增加过多的成本费用。
  
  2013年春节过后,市场貌似积极回暖,从印染企业就可以看出生产繁忙,活多得做不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春节过后,织造企业都在努力消化库存,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积压的产品;二是石油价格微微上涨,加之国内对新政府有所期待,市场总体预期不错。不过4月过后,市场却逐渐冷清,尤其是进入6月销售淡季后,更是难觅销路。整体来看,目前的市场行情是量价齐跌。
  销售遇压力
  从销售角度看,企业的产销衔接途径一般有四种:一是自主研发新产品,引领市场需求;二是依据订单进行生产;三是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四是凭借经验和判断安排生产销售,不过这四种销售模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都遇到了瓶颈。
  首先是研发新品。对纺织企业来说,研发新产品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尤其是自己没有印染车间的织造企业,开发出的新品一旦送到印染厂,转眼就会被抄袭。值得庆幸的是,在走访中我们看到,凡是走自主研发之路的企业,产品不仅有销路,且价格稳定利润可观。
  其次是依据订单。如今,一些按订单进行生产的企业,虽客户资源尚在,但客户需求却明显下降。订货量平均下降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严重的甚至从往年几十万米、几万米的单子缩水到了几千米。
  第三是依据市场需求。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属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产量高、质量稳定,且能掌控产品价格;另一种则是随行就市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往往依靠模仿,并以极低的价格占领市场,但价格低,利润就有限,压价不是长久之计,最终,最先受到侵害的还是自己。
  最后是凭借经验和判断。这类方式最具盲目性,却是小微企业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企业经营者根据积累的经验对市场后期做出预判安排生产,一旦判断出现偏差,则满盘皆输导致企业关闭停产。
  产成品库存大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亏本销售,还是关车停产。如果都不选择,就必须面对库存大量积压和应收账款急剧上升的现实压力。从各地走访的情况看,企业平均库存在2~3个月,个别企业库存已超过4个月,甚至达到半年。库存增大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整个制造业大环境不景气。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并没有复苏,欧盟也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日本市场仍然疲软,美国虽然有恢复的迹象,但仍没有达到预期水平。而国内经济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决心挤出泡沫,市场也开始出现暂时低迷。
  其次是市场价格问题。协会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市场对长丝织物有一定需求,但产品价格整体偏低,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也因为行业内本身存在的价格混乱现象,当然,也有国外市场的冲击。这些因素均导致企业对市场产生观望心理,并加剧了库存的压力。
  第三是淡季问题。6、7月份是面料市场的“淡季”。由于终端消费量减少,销售量下降,上游面料织造企业面料库存增大。
  第四是人民币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长丝织物外销的占比较大,但产品的加工周期及交货期一般要在三个月以上,而利润空间往往只有每米几分钱,人民币“小步快跑”般的升值足以冲抵掉订单的利润甚至由盈转亏,企业只能选择放弃订单转为压库。
  除以上几点外在因素外,库存增大也有着一些内在因素。比如为稳定劳工队伍,稳定银行贷款信心,甚至考虑到一些喷水织机停台后会出现生锈等问题,都是导致企业宁可增加产成品库存,也会继续生产的原因。
  资金存风险
  从企业资金周转方面来看,目前企业的资金链情况仍有一定风险,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库存。庞大的产成品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如果短期内市场不能得到恢复,企业就需要低价去库存,显然,这种做法会使部分资产“蒸发”。
  应收账款。调研中企业反映,织造企业在购买化纤长丝原料时,一般需要现款交易,但向下游企业销售面料时却时有赊账。据了解,目前企业一般都有3~6个月的应收账款,有的甚至长达9个月。为规避资金风险,企业会采取减少“放账”、不给新客户“放账”、宁可增加库存也不盲目销售等措施。
  利息。在这次调研中,企业对融资问题没有过多反映,但对于负债较大的企业来说,利息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6月底,多家银行出现钱荒问题,企业担心银行会首先从利润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收缩贷款总量。
  汇率。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比预想的要快,对于外销企业,尤其是签长期合同,且没有锁定汇率的企业来说,利润率下降是必然。
  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存
  在经历了2010、2011、2012连续三年的高增长后,今年长丝织造行业工人工资上涨平稳,平均涨幅约为7%。盛泽、王江泾、长兴三地相比,盛泽的工资水平略高,平均4000元/人·月(8小时工作制),王江泾、长兴则在3500元/人·月左右。这样的工资水平与我国周边柬埔寨、缅甸等国相比,已高出太多。据了解,缅甸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折合人民币仅为600元/人.月(12小时工作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与国内其他制造业相比,纺织工人的工资属后来居上,但产业工人并不好找。为稳定职工队伍,企业开始关注工人实际享受到的待遇。除了按照劳动法缴纳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外,企业也努力逐步实行更为人性化的8小时工作制。
  产品同质化
  其实,有些小企业喜欢跟着大企业做生产,这是十分危险的。当市场好时,大企业的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市场不好时,大企业也能放下身段,强化去库存的力度,降低产品价格销售,而跟风生产的小微企业则难以承受。所以应避免同质化生产,尤其要避免与大型企业生产同类型产品。不过在调研中也可以看到,那些高档、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依然具有不败的优势。
  印染瓶颈难突破
  做面料,尤其是做化纤长丝面料的企业都明白,织造本身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主要是靠印染及后整理注入更多的附加值,靠品牌注入市场价值。
  但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是印染技术水平与日韩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受环保压力,印染能力也不能满足需求。以盛泽为例,130亿米的织造能力,只有30亿~40亿米的印染能力。
  对于印染企业而言,由于规模的限制,所以竞争压力较小,但环保压力却比较大。如盛泽环保局有规定,每周都要到印染企业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和污水量控制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达到对太湖的零排放标准,浙江省从今年7月1日开始要求,入网污水COD值不超过200,这一要求比之前500的规定严格了几倍。由此,印染企业需要在污水处理技术改造上大量投入,污水处理费用也会明显上涨。最终,这些成本都要转嫁到面料的织造成本上。

  长丝织造产业集群:整体向好各存隐忧
  
  在这一次的调研中,中国长丝织造协会还走访了三个长丝织造集群。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集群在织造生产、销售,产业布局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但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衣被天下的盛泽,真丝绸年产量最高峰可达3600万米,如今该地区真丝绸的年产量却仅有500万米。化纤长丝织造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实实在在地成长为盛泽的支柱产业。  

  从织造到印染、后整理,再到市场贸易,长丝织造产业在盛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联系紧密。目前盛泽地区年产化纤长丝机织物超过百亿米,织机总量近10万台。盛泽的纺织业可谓蒸蒸日上,唯一不足也是政府难以解决的是用地问题,以及印染企业规模限制问题。这将成为对盛泽的长期考验。  

  长兴的喷水织造产业起步晚、起点低。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此前长兴的一些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喷水织机,少则10余台,多则100~200台,尽管仍属家庭作坊式生产,但近年来整体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截至2012年,长兴地区喷水织机总量已达69800台,此外,在政府引导下,经编产能也初具规模。  

  近年来,长兴政府为保护太湖水域,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水口乡为例,为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水口乡政府通过引导和适当的行政手段,建立了两个织机聚集地和一个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成本7.5万元/月(仅电费6万元/月),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天,企业只需缴纳200元/(台月)的污水处理费用。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有效地解决了个体企业喷水织机的污水排放问题。  

  王江泾地区的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已形成从原料、织布到印染、后整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本次调研的企业中,80%以上是由原来的小作坊发展扩大而来,织机台数在100~200台不等,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到20%,拥有织机总数在300~700台不等。由于纺织产业用地多、能耗大、污染严重、效益低等问题,王江泾镇政府限制喷水织机的数量,也正因此,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已经搬离王江泾地区。  

  王江泾地区有很多家族式企业由作坊发展而来,家企不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无产品研发队伍,销售渠道简单,营销机制不灵活,盲目跟随市场,产品以来料加工、来样仿制为主,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只有少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重视人才建设,视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为生命力,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受冲击较小,仍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