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行业分析>正文

“库存问题”被严重夸大

                     

  12月7日,中国服装协会就当前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近期媒体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在北京召开了媒体沟通会。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陈玲等以及受邀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财经网、新浪财经等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媒体沟通会。

  会上,王茁秘书长就当前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经历了30余年的努力,我国服装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与巨大进步,已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但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因素,中国服装企业的多项效益指标均呈下滑趋势,服装行业整体在从紧和较为严峻的形势下运行。

  当有记者提问,目前有报道称中国服装行业陷入“库存危机”。王茁表示,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构成服装全行业的“库存危机”。

  他指出,首先应明确的是,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的产成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任何行业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服装是快消品,季节性强、变化快,对存货的需要程度相对更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服装行业库存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品牌服装企业是以自有品牌,通过自营、代理、特许加盟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服装企业,其库存构成一般包括三种情况:1)产成品仓库内的备销、滞销及残次品存货,以及原料仓库中的备用原辅料和过剩原辅料存货;2)渠道内的存货,包括直营店存货和经销商存货。3)在途存货,即在物流环节的存货。

  这其中,滞销、残次品以及过剩原辅料等,才属于需要处理的不合理库存。可以看到,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库存”所包涵的范畴明显更广,并非仅指一般人概念中的“积压和滞销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存货数据来认定其全部为“积压和滞销产品”,是不符合服装行业特点的,也是不科学的。

  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产成品存货2569.66亿元。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计算,2011年,中国服装内销额达1.4万亿元,2012年预计将达1.7万亿元。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认为,目前部分媒体“全国服装企业库存够国人穿三年”的说法,缺乏对服装行业的正确认识,是极不负责任的。

  除上述“库存”并非仅指“积压和滞销产品”的因素之外,现阶段服装上市公司存货增加也受以下因素影响。

  财务处理方式因素

  部分服装上市公司涉足其他行业,如鄂尔多斯羊绒衫业务销售成本仅占总成本的9.19%;红豆服装业务占54.42%;雅戈尔服装业务占31.98%;在财务处理中,其他行业所生产的存货也被记入公司财报中,也就是说,部分服装上市公司三季报所显示的存货,并非全部为服装产品存货。

  季节性因素

  服装行业生产运营具有明显季节性,许多生产所需的面辅料都需要提前采购,特别是一些特殊产品。比如在羽绒服行业,通常需要提前半年至一年购绒。这部分原辅料反映在财报存货上,会导致秋季存货通常较高。而这部分“库存”,明显不属于“积压和滞销产品”。

  合理备货需要因素

  品牌服装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量的铺货与备货,包括渠道内的产品、在途产品以及入库新款备货等。这些都是正常经营需要,在财务记帐中,通常计入存货,但这些产品并非过季积压和滞销产品。

  另外,今年以来,森马、雅戈尔、搜于特、波司登等服装上市公司店铺数量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扩大,新增店铺和新扩面积都相应需要更多备货。如雅戈尔,目前公司服装销售网点2600家,服装存货17亿元,按照比例而言库存并不高。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通过中国服装协会对33家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分析,其存货总量为494.73亿元,增速基本与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同步,且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而随着2002年企业去库存化工作的推进,前三季度存货同比增速逐季下降(8.04%、6.00%和3.75%),目前已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

  存货水平的确会影响下一个销售周期经销商的订货和销售,对于目前引起各方关注的服装行业库存问题,我们认为,总体来看,服装上市公司存货水平尚处于可控范围,大部分企业,乃至全行业,未达到“危机”地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国内品牌服装企业的确有库存不合理增长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对市场的预测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符,造成销量低于预期而导致库存增加;二是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部分服装品牌存在一味追求速度的做法,开店、生产速度都大幅提高,但其单店平效下滑,造成库存增加;三是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信息管理水平等也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反应速度较慢,从而产生库存积压。

  王茁秘书长最后表示,当前,对产生的不合理库存,服装行业和企业已经高度重视,各公司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消化库存。比如,通过产品规划、定价控制等多各种手段,调节生产采购及销售订货规模,提高市场预测能力;通过网络线上销售,开办折扣店,加大促销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化控制、终端销售能力,对货品进行有效调拨等。

  从最近的三季报可以看出,通过以上措施,部分上市公司库存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11月份服装内销呈现一定的向好迹象,这也对服装企业库存消化工作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