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纱线 服装 原料 面料 家纺 坯布 纺机 魏桥纺织 价格 纺织 织里 增幅 毛巾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动态>正文

茫茫棉海 一个与棉花相拥的人

[编辑:Cyx]  [发布时间:2015-09-18]  [人民网]

  这是一个新疆籍拾花工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在汉族尤良英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尤良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十一连的一位普通汉族职工,麦麦提图如普全名叫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奎拉乡达里格村的一位维吾尔族农民,平时大家都叫他麦麦提。两人之间,隔着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
  10年前,麦麦提为了摆脱贫困,来到尤良英家的地里拾棉花。10年中,两个家庭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点滴累积成一段跨越民族、超越时间的民族亲情传说。
  誓言
  
一个朴素的信念,生活给她以奇遇和善意,她要传递下去
  一切从1万块钱开始。
  如果一个认识不过半年的人向你开口借1万块钱,你借不借?而且你对他的认识仅限于姓名和所在的县。
  2006年1月,尤良英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借钱的就是麦麦提。妻子生病住院,医药费有1万块钱缺口,麦麦提万般无奈向老板开了口,拾花工一般称呼雇主为“老板”。
  接到电话的尤良英也犯了难。1万元对于当时年收入只有3万元的尤良英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麦麦提不过是去年才来拾了三个月棉花,拾花工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职业,钱借出去能收回来吗?
  麦麦提的笑容映在眼前。三个月朝夕相处,在尤良英眼里,这个维吾尔族小伙不一般:浑身透着朴实,常常带着笑,一见面就让人感到亲切;身上却有股子劲儿,一股改变现状的劲儿。
  家人反对,但钱还是汇过去了。尤良英很坚决,麦麦提的卡是农信的,团场没有,她租车到30公里外的阿拉尔市,还是没有,又花200元租车到100多公里外的阿克苏才汇出。三个月为期,到期归还。
  尤良英说,让她最后下决心的,是她过往经历中一个人和一件事。
  2001年,尤良英和丈夫迎来命运的转折。兵团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夫妻俩一下承包了200多亩棉花地。
  越是转折时,往往越艰难。拾花后期,钱用完了。拿不到工钱的拾花工拒绝下地,堵在了家门口,剩下的两万公斤棉花眼看就要烂在地里。
  好强的重庆妹子终于顶不住了,坐在地头委屈地大哭。一位军垦老阿姨走过来安慰她,讲起了挖大渠、修水库、住地窝子的兵团往事,临了,老阿姨说:“丫头,没有闯不过去的关,没有过不去的山,别管多大的难,扛住了就有希望。”
  令尤良英万万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这位萍水相逢的阿姨用一个皱巴巴的布袋,装来了3万块钱,她养老的钱。接过钱的尤良英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尤良英说,这位叫刘香花的阿姨是她的人生导师,教会了她两样东西:坚强和善良。
  “当年素昧平生的刘阿姨肯帮我,我为什么就不能帮帮麦麦提?”生活给尤良英以奇遇和善意,她要传递下去。
  约好的3个月快到了,尤良英没有收到钱,却接到一个电话:“老板,你到我家里来一趟吧。”电话那头,麦麦提显得有些沉默。
  “麦麦提这是让我去拿钱吧?”尤良英瞒着丈夫一个人出发了,一路辗转近千公里,第二天天黑的时候,尤良英站在了麦麦提家门口。
  眼前的房子让她打消了收钱的念头:那是一座典型的“篱笆房”,先用杨树枝搭起框架,再糊上泥巴,低矮而破旧。再看房前屋后,全是砂石,寸草不生。
  麦麦提领着一家人迎了出来,馕和烤肉端了出来,各种民族小吃摆了一桌,邻居们也都聚拢来,拉着尤良英跳起了麦西来甫,尤良英尽情享受着民族风情大聚会。
  但一阵孩子的哭声让尤良英发现了端倪。
  时隔多年,尤良英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循着哭声望去,麦麦提只有五岁的小女儿手里拿着一块光光的骨头,哭喊着要肉吃。已当了母亲的尤良英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赶紧把烤肉端过去,看孩子吃得狼吞虎咽,她瞬间意识到,麦麦提家的这顿饭来之不易。
  入夜,人群散去,3人围坐。连比划带猜,尤良英终于明白,为了这顿晚餐,麦麦提从左邻右舍借了个遍,筹备了一个星期。
  就是那一夜那一刻,尤良英心里暗暗立下一个誓言:一定要帮麦麦提家富起来!
  “怕吃苦么?”
  “不怕!”
  “愿意跟我到兵团去挣钱吗?”
  “我听你的!”
  2006年4月,麦麦提拖家带口来到尤良英家,成了兵团一师十三团十一连的“编外职工”。
  蝶变
  
“新疆的地养人,是勤劳人的天堂”,在漫长的岁月里,尤良英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点点教给弟弟
  尤良英1991年从重庆老家来到兵团,没来之前想象着新疆是天堂,但火车越走越荒凉,等来到驻地已近乎绝望。低矮潮湿的土坯房,杨树枝垫成的床以及半截汽油桶做的火炉,成了尤良英最初的家。
  24年过去了。去年,枣园、棉田和农机租赁为尤良英家带来近50万元的纯收入。
  “要想富,先吃苦。”这是尤良英的致富密码,也是流淌在身体里的兵团血液。过了这么多年,尤良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想法没错:“新疆的确是天堂,新疆的地养人,是勤劳人的天堂。”她要把这些人生经验,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点教给自己这个维吾尔族弟弟。
  麦麦提一家直接住进了尤良英家里,这是尤良英和丈夫的特意安排,他们腾出一个房间,锅碗瓢盆被褥全部换新。两家合一家,一起吃起了清真餐,一吃就是几个月。家里老人孩子想吃汉餐,也只好去亲戚家打牙祭。
  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同在屋檐下,总不能整天比划着交流。他们以最原始的方法开始了互相学习——指物。棉花、红枣、盐巴、脸盆……从寻常日用语学起,一个学汉语,一个学维吾尔语。
  当年那些劳动间隙学语言的场景,如今都成了温馨的回忆。也常常闹笑话,一次在地里干活,尤良英让麦麦提去拿耙子,他却带着气扭头走了,不解的尤良英追上去问原因。“你不是看不上我干的活,让我回房子里去吗?”麦麦提说——他把“耙子”听成了“房子”……
  棉花一天天长大,吐白的时节,沟通便没什么大碍了。但也有很多是难以言传的,比如勤劳与奋斗的品格。
  一开始,麦麦提不会拾棉花。熟练工一天能拾100多公斤,而他只能拾10多公斤。技巧不熟是一个原因,劳动强度也不适应:拾棉花要赶农时,高峰期每天要干10多个小时。麦麦提常常拾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并不出活,也赚不到钱。
  尤良英就跟麦麦提一起拾,一起休息,拾的棉花自然都放到麦麦提的棉袋里。老板帮他干,麦麦提也不好意思偷懒,咬着牙坚持,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劳作节奏。
  当然,尤良英也把技巧倾囊相授。一开始,麦麦提是单手拾花,尤良英就给他做示范,两只手在腰间的棉袋和棉株之间左右开弓,节奏轻快而协调;麦麦提爱用蛮力,把棉花拉得老长还夹带着棉叶,尤良英就给他做分解动作:用食指轻轻拨开棉叶,其余四指稳稳扣住棉桃,白花花的棉花便“偷”了出来……
  尤良英评价麦麦提领悟力超强,他果然很快便掌握了要领,量也从十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两三年后已可以捡到近100公斤了。
  信任是友情的基础。相处日久,隔阂慢慢消融,而真正的信任是在一次“风波”之后。
  尤良英发现麦麦提有个不好的习惯——手里存不住钱。一发工钱就去逛巴扎了,一圈逛下来,钱也花光了。尤良英决定帮他把钱管起来,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其余的工钱年底一并给。
  等攒到4000多块钱的时候,麦麦提坐不住了,气呼呼地找尤良英:“钱拿来!”有那么一刻,尤良英打算放弃了,“把钱给他吧,何苦费力不讨好!”但内心里分明另一种声音更占上风:“耐心点,再耐心点。”
  于是找保人、打欠条,折腾了一圈,钱仍由尤良英代管。年底算账,尤良英把2.8万元现金放到麦麦提面前。除去正常开销,他这一年挣了2.4万元,尤良英又给添了4000元,正好够还清外债,除了借她的1万块钱。
  尤良英说,她永远忘不了麦麦提当时的眼神:“那是一种享受到劳动成果的喜悦,还有亲情带来的甜蜜。”麦麦提流泪了,一字一句对尤良英说:“谢谢你,你就是我的亲阿恰!”
  从那天开始,麦麦提改口了,尤良英从“老板”变成了“阿恰”(维吾尔语“姐姐”的发音)。
  薪传
  
来自兵团的先进生产力,通过麦麦提这个样本,展开它强力的示范效应
  今年9月2日,尤良英又一次来到麦麦提家。这是10年来,她第十七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而来,她说,“我这是‘回娘家’。”
  10年间“娘家”的变化,让尤良英感到欣慰,甚至有那么一点骄傲。前两年新盖的五间砖瓦房里,已有了浓浓的现代气息,基本的家用电器都齐全了。300米开外,她第一次来时见到的“篱笆房”也已不见,另一座崭新的房子刚刚落成。
  尽管过程有些艰辛,但尤良英当初许下的誓言,如今正慢慢变成现实。邻居们也都很诧异,这个说话大嗓门、永远笑哈哈的尤良英,到底有什么魔法,让麦麦提像变了一个人?
  10年间,麦麦提就像一个使者,他候鸟般穿梭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两端,带回学到手的技术和理念,并无偿传授给身边的乡亲,如今已成为村里公认的技术能手。
  只有麦麦提心里清楚,自己懂的这些技术,可都是姐姐下“血本”教出来的。
  从2007年开始,麦麦提便不再只是简单打工,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兵团先进的棉花田管技术。尤良英也放手让他替自己管地,从犁地、定苗到打顶、施肥、喷药,一整套技术都手把手地教。只有一点讲不通——打顶。
  所谓打顶,就是将棉花掐头,控制植株生长,使营养能专供棉桃。在麦麦提的老家,棉花是不打顶的,棉株疯长得比人还高。他觉得打顶就是浪费力气,而且自然地认为“把头都掐走了,棉花怎么长得好!”
  也不是不干,只是乱干一气,打顶讲究“一叶一心”,他一掐就是一大截。尤良英好气好笑又心疼,就想了个办法:打赌。尤良英在自家地里来了次对比实验:划出一块地,100株棉花不打顶,另100株打顶,看谁的产量高。结果无悬念,没打顶的少收了近300克。
  麦麦提服了,开始给自家的棉花打顶。2008年当年,他的棉花亩产就提高到280公斤,2009年更达到320公斤。而他的邻居,同期亩产最多的也就180公斤。
  自然地,打顶技术在村里也普及开来。不仅打顶,从选种到打药、施肥,很多邻居都跟着麦麦提来,如今村里棉花亩产已普遍达到300公斤左右。
  来自兵团的先进生产力,就这样通过麦麦提这个样本,展开它强力的示范效应。
  新绿
  
10年前,在十三团,尤良英是最早用维吾尔族青年拾花工的。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考虑最多的当然是工效。但人们很快发现,仅仅是开头慢些,时间一长,大家水平都相当,并无民族之分。
  尤其麦麦提的表现更是羡煞旁人。十一连职工杨代平印象最深的是麦麦提放水。
  沙漠边缘都是盐碱地,每年冬春两季,都要大水漫灌一次,行话叫“压碱”。这可是最关键的活儿,如果处理不好,来年苗就出不来,出来也会被盐碱“烧”死,一季的收成也就废了。
  所以,放水一般是自家人做,一则不放心外人,一则外人也不愿意干这脏活累活。唯独尤良英家放水,是麦麦提做。200多亩棉田,放一次水就要一星期。不管冬寒春寒,不论白天黑夜,麦麦提完成得一丝不苟,毫无怨言。“他真是当自己家的地在干,我咋就碰不到这么好的人!”杨代平感慨。
  麦麦提是村里最早出来打工的一批,后来见团场缺人,而家乡劳动力又闲置,便和尤良英做起了免费“经纪人”,介绍家乡的人过来打工。从亲戚朋友到同村乡亲,再扩展到同一个乡、隔壁乡镇,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最多的一年,经麦麦提介绍到十三团打工的就达500多人。
  同时,因为尤良英的带动效应,团场职工使用维吾尔族劳动力也渐渐成为习惯。前些年种棉机械化程度低,每年拾花季,十三团需要大约2万名劳动力,其中80%都是来自和田的维吾尔族同胞。
  尤良英和麦麦提的真诚交往,竟不经意间搭起一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呈现出喜人的民族融合画卷。
  拾花季正好赶上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夕阳西下,团场的开阔地燃起了篝火,各家各户“老板”们出钱买来羊肉、鸡肉和烤馕,肉香四溢中,轻快的音乐响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狂欢的人们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东风浩荡而起,桃李渐次芬芳。没有穿越不了的荒漠,没有抵达不了的彼岸,分明有耀眼的新绿,在人心里蓬勃地生长。茫茫棉海一个与棉花相拥的人

 
相关文章 (2015-09-18)

纺织专业工具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锦桥动态 | 公告栏
锦桥纺织网 客服专线:0532-6688 6655   锦桥纺织网 不良信息举报专线:18561373117   锦桥纺织网 投诉建议:18954212638   锦桥纺织网 传真:0532-6688665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0020051866   鲁ICP备15026196号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Since 1999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
本网郑重声明:锦桥纺织网及子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