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织物轻薄化工艺简介
羊毛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它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不易玷污,光泽柔和等优良特性。这些特性能使毛织物具有广泛的用途,用羊毛可以织造保暖性强的各季织物、各种高档内衣用织物,也可以织造工业用呢绒、毛毡、衬垫等材料。此外,用羊毛还可以织造各处名贵的装饰品,如毛织挂毯、壁画等。近年来,人们对衣着的不单是一种保暖的需求,而是美观大方、轻便、舒适、易护理保养等,价格适中,穿着舒适便捷的休闲服装和运动服装以及高档化的内衣,如羊毛内衣、羊毛衬衫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些用途都要求羊毛织物轻薄化,因此,羊毛织物的轻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毛织物的轻薄化有多种方法,各种方法都各有其特点: 1、采用细支羊毛 这是最简便和最传统的方法,目前我国大量企业在生产轻薄产品中仍然停留在应用这传统工艺。由于细支羊毛受到羊毛资源的限制,细支羊毛的价格昂贵,随着羊毛纤维直径的减小,价格上升幅度更大。因此,致使传统的工艺生产的轻薄产品成本高,竞争能力差。另外由于产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0%左右,不少高档毛纺面料尚需依赖进口。 2、纱线结构优化技术 国际羊毛局(IWS)和日本可乐丽公司联手在轻薄化毛织物的开发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利用可乐丽公司近年来开发出的低温水溶性PVA纤维和羊毛混纺,织造成织物后,经过水洗,洗去可溶的PVA纤维,剩下的便是100%的羊毛。其结果可以使羊毛支数提高到20%左右,这样就把较粗的羊毛制成轻薄型的羊毛织物。这种织物的羊毛纱线纤维间的空隙大,可得到轻量、蓬松的织物,有柔软的手感和保暖性能。同时由于水溶PVA纤维的均匀性好和强度高,和羊毛混纺有较好的可纺性和可织性。 3、利用等离子体对羊毛纤维进行物理改性 这是一种国际上当前较热门的无污染的纤维物理改性技术。采用等离子的表面刻蚀与改性作用,既可以使纤维表面被等离子体轰击刻蚀掉一层而变细,又可以使被刻蚀的表面摩擦系数增大,并接上极性基团,可以增强纤维间的抱合力,改善可纺性和染色性等。这种技术用在羊毛改性上,可以提高羊毛支数,使原来的中粗羊毛可用来纺制轻薄型面料。目前国外如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这方面研究均获得较大进展,我国也有科研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在羊毛纤维改性方面,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一般采用低温真空体系的工艺路线。 4、羊毛拉伸细化技术 这也是一种无污染的羊毛细化改性技术,是澳大利亚联邦工业与科学研究员(CSIRO)研究成功的羊毛改性的最新技术。在所有的羊毛细化改性技术中,这种技术的效果最为显著。如平均细度为21微米的15tex中粗羊毛经过拉伸处理后,其平均细度可以降至17微米左右,即相当于10~11tex支超细羊毛,可以用于加工高档超轻薄型面料。这一拉伸过程使羊毛拉细的同时还可以使羊毛纤维的强力增长20%,长度增加40%~50%,具有更好的回弹性。与传统工艺生产的轻薄型面料相比,拉伸羊毛织物呢面光洁,无刺痒感,透气性好,有好的穿着舒适性。织物的悬垂性、回弹性都得到提高,而且手感柔软,有特殊的风格。该拉伸纤维的织物不易起毛起球,易于护理保养。国外主要的拉伸方法是:将平均直径为20~21微米的羊毛用琉基乙酸钠或铵的溶液处理,使羊毛结构中的二硫键打开,然后进行拉伸。 羊毛通过拉伸达到细化的技术国外申请的专利也不少,并已经实现产业化。我国羊毛的产地广,产量高,但是品种较差,等级低,大多作为粗纺产品的原料。对于精纺行业,原料则多数进口。如果通过简单的工艺将成本低廉的中等细度羊毛通过拉伸细化技术,拉伸拉长,以提高羊毛的登记,拉伸加工过程本身就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推动整个毛纺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并可以以新型、优质的轻薄型面料提供给服装行业,以满足高档服装的生产需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