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妮可”演绎新纤维特点
四川日报报道:一款散发着欧美风情的披肩呈现在记者眼前,时尚的花纹,典雅的色彩,柔软的质地。省丝绸进出口公司贸管部经理彭隐秋向记者介绍:这就是用大豆蛋白纤维和丝、毛制成的针对出口欧美市场设计的产品。 大豆蛋白纤维是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从豆渣中提取球蛋白,辅之以特殊助剂和药物分子,经湿法纺织而成,其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具羊绒手感、丝绸光泽、棉麻吸湿特性,是世界人造纤维史上第一种由中国原创技术提取并投入工业化应用的纤维。目前,我国是唯一能生产这种纤维的国家。据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河南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合集团公司李官奇介绍,100公斤豆渣可以提取40公斤蛋白质,其提取蛋白纤维的成本仅为真丝的1/3,羊绒的1/15。我国年产大豆1000多万吨,具有取之不竭的原料来源。 大豆蛋白纤维的运用对于保护我国草原植被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情况,全球每年生产羊绒10000吨,其中中国占80%。由于生产羊绒的山羊吃草刨根,对草原毁坏大。因此,海内外许多环保专家呼吁限制 羊绒生产。去年,国家经贸委已将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列入全国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并建成世界上首条年产1500吨大豆蛋白纤维的试验生产线。 “这种新纤维的弱点是抗皱性差、弹性欠佳。”彭隐秋向记者介绍。当获悉这种新纤维面世的消息后,具有多年纺织经验的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未来趋势,同时也清醒认识到,谁能克服它的弱点,谁才能真正拥有这种新材料。省丝绸公司经过产品开发可行性论证,投资上百万,经过潜心研究,在全国首家推出了大豆蛋白纤维梭、针织系列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四川丝绸公司在开发大豆纤维制品中的特色,并创立了“凯妮可”品牌,在与鄂尔多斯、阳光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竞争中一举领先。彭隐秋告诉记者,公司几年来研制了大豆纤维与毛、麻、丝、氨纶等不同纤维进行不同风格的服饰,不但克服了大豆纤维易皱的弱点,同时也形成了面料弹性。公司还大胆采用蜀锦及手绘、提花等四川特色的纺造工艺,形成或粗犷洒脱或精致含蓄的织造特色,色彩上也形成了原色系列和36种染色系列。目前,产品已从成人服饰发展到婴儿服饰,从家庭用品扩展到酒店制品等更广阔的领域。 较好地演绎了新纤维的特点,并用特色织造工艺对新纤维提档升级——彭隐秋自信地说,这一次,四川产品走在了前面。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