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透湿聚酯中空微多孔纤维
一、基本特性 为了改善传统棉纤维的排汗性,并配合与日俱增的化学纤维生产,中空微多孔吸水性纤维的开发想法逐渐在化纤界应运而生。对疏水性的合成纤维而言,当人体排出的汗气与汗液,停滞在人体表面与衣服之间时,会产生令人不舒适的闷热感,因此化纤专家尝试以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聚合物分子构造亲水化,或将纤维表面粗糙化、异形化和细孔化,使疏水性的合成纤维转变成亲水性的合成纤维,让汗气与汗液,可以通过衣料快速吸收水份,并进而向体外逸散,以达到清爽舒适感。 现将中空微多孔吸水性纤维的特征介绍如下:1.具有吸汗、快干的舒适性2.织物质轻且色深具干爽手感3.春夏用强捻织物具清凉感,秋冬布料的纤维间隙大,滞留空气及保温性佳4.吸湿性良好5.织物悬垂性佳6.手感干爽。 二、主要代表品种 Wellkey Filament 日本帝人公司在1982年初期,就开始着手研究吸水性聚酯纤维,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llkey Filament。纤维构造为中空纤维状,并且在纤维侧面有微多孔与中空部份连通,微多孔尺寸分布在0.01~3μm之间,中空率约在15~20%左右,利用这些在微多孔,可把汗水吸收至中空部份储存,或将中空部份所储存的汗水,利用体温将汗液蒸发,再借助这些微多孔释放出体外。微多孔尺寸分布控制在0.01~3μm之间的原因是,在0.01μm以下的微多孔,不具有良好的毛细现象,而大于3μm以上的微多孔,会造成纤维强度的降低,因此Wellkey Filament纤维的微多孔尺寸分布,控制在0.01~3μm之间,而以0.1~3μm物性较佳。中空率所扮演的角色是保暖和轻量化,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中空部份的存在,会提供保暖的作用,也由于具有15~20%的中空,提供了纤维轻量化的特性。Wellkey Filament是利用普通聚酯和孔洞成形剂的微相分离原理,然后经由高速纺制成高取向丝HOY (Highly oriented yarn) 后,再给予适当的碱处理制备而成。 将Wellkey Filament织物与棉织物和普通聚酯织物的吸汗速度比较,Wellkey Filament织物的吸汗速度为棉织物1.3倍,而普通聚酯织物的吸汗物性,则表现为非常不好。由人体湿润知觉限界曲线得知,Wellkey Filament织物明显比棉织物容易干燥,表现出快干的特性,而与普通聚酯织物相近。对人体穿着各种不同织物的湿润感和温冷感进行测试,测试初期先在标准状况下测试30分钟,然后进行20分钟跑步测试,最后在休息阶段测试50分钟,将人体所感受到的湿润感和温冷感绘成曲线,证明Wellkey Filament织物具有干爽的特性。 Wellkey MA 日本帝人公司也利用独特的化学方法,将一种高吸湿性物质的丝蛋白,涂布在吸水性纤维上,研发出"吸湿性纤维",此种纤维比吸水性纤维更具有吸汗/快干的效果,且有极佳的干爽感。日本帝人公司将此种纤维命名为Wellkey MA纤维,其织物之吸汗/快干特性,比普通聚酯织物强十倍,但其中空率不高,约在5~10%之间。日本帝人公司也针对吸湿排汗、轻量、保温和水洗速干等穿着基本需求同时考虑,而加以改良原来Wellkey系列产品,发展出Aerocapsule和Aerocapsule Dry纤维。两者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后者纤维表面有微多孔,提供排汗性和干爽的特性,前者则无,其余产品特征皆相同,如后所示:(1)35d/12f的聚酯纤维(2)中空率为35~40% (3)形状为方形孔(4)外观粗细为4.5丹尼(5)保温(6)质轻(7)有反拨弹性等特性。 HydroPore纤维 台湾工研院化工所也针对合成纤维不易吸汗的缺点进行改良,研发出中空微多孔干爽纤维,并以HydroPore取得商标。这种机能性健康纤维织物能将汗水快速吸收然后向外逸散,主要应用在运动服与休闲服上,让喜好户外活动的朋友可以随时保持干爽舒适。 该化工所研发的中空微多孔干爽纤维是使用特殊的纺丝制程,让纤维的内外管壁均具有细长沟槽,并形成类似神经网络形态的孔洞分布,流汗后汗水可以很快进入纤维内部的沟槽,并透过沟槽与孔洞迅速蒸发,让人体有干爽清凉的舒适感。化工所成功开发此种新型的中空微多孔纤维为台湾首创,主要原理是运用物理的虹吸现象来提升合成纤维的吸水性,也就是将纤维表面粗糙化、异形化、细孔化,并增加纤维表面积来达成衣料吸汗、快干的目的。 中空微多孔干爽纤维不但具有如天然纤维般快速的吸水性能,相较于天然纤维如棉花,更因为中空微多孔纤维间隙大,还具有干爽与保暖的特性,且因中空率达26%~32%,可使服饰更轻。另外粗糙的纤维表面还可以赋予纤维浓染深色化的效果,让白的更白,红的更艳。 目前世界上仍以日本帝人公司生产的吸湿排汗纤维最具竞争力,不过帝人公司产品在日本已供不应求,并未外销,同帝人公司的中空微多孔纤维Wellkey系列产品比较,台湾化工所的产品,其中空率更高、碱处理后纤维强度更强、吸水性能也更好。台湾自1986年开始,由南亚、聚隆、远东纺织、新光合纤、中兴纺织等公司,对中空微多孔纤维进行研究,迄今远东纺织、新光合纤和中兴纺织等公司,已有聚酯表面微多孔纤维的商品问世,而中空微多孔纤维方面,只有中兴纺织公司于2000年对外宣称研发成功,但尚未有正式商品问世。 HydroPore纤维的制备,也是利用普通聚酯和孔洞成形剂的微相分离原理,但纺丝工程则与Wellkey Filament纤维的制程不同,它是先制备成预取向丝 (POY),再延伸成全牵伸丝 (FOY),最后给予空气变形加工处理成具蓬松性的空气变形丝(ATY),最后再用适当的碱处理制备而成。HydroPore织物的吸汗速度和干燥速度,分别为棉织物的1.5倍和2倍;与同等级的Wellkey Filament织物相比,HydroPore织物的吸汗速度和干燥速度,并不亚于Wellkey Filament织物。 三、结论 1.日本帝人公司在1982年初期,就开始着手研究吸水性聚酯纤维,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llkey Filament,之后陆续推出系列产品Wellkey MA、Aerocapsule和Aeroca-psule Dry纤维。台湾自1986年开始,由南亚、聚隆、远东纺织、新光合纤、中兴纺织等公司,对中空微多孔纤维进行研究,迄今远东纺织、新光合纤和中兴纺织等公司,已有聚酯表面微多孔纤维的商品问世,而中空微多孔纤维方面,只有中兴纺织公司于2000年对外宣称研发成功,但尚未有正式商品问世。工研院化工所纤维技术组自行研发的HydroPore纤维,已于2000年6月26日在台北纺拓会大楼举办的"2000年高科技新纤维发表会"中,正式宣布研发成功,并将于2001年开始与业界同步合作,进行HydroPore纤维批量试生产计划。 2. 由中空微多孔纤维的专利分析,可得到二个研究高峰期,第一个研究高峰期为1982年~1986年,此期间主要是以聚合方式合成共聚酯,然后直接用共聚酯进行纺丝,或由共聚酯与普通聚酯混炼后再进行纺丝;第二个研究高峰期为1995年,主要是以合成配料或以混炼方式加入孔洞成形剂,再经由碱处理加工,使纤维产生孔洞。孔洞成形剂使用无机添加剂者,以日本尤尼奇卡和三菱人造丝公司最多,分别有4篇专利和5篇专利,而使用有机添加剂者,则以日本帝人公司最多,有22篇专利。 3. 根据1999年在奥地利栋比恩召开的国际化学纤维会议的预测,到2010年时,外出休闲服将引导运动休闲市场达30%的成长率,因此在运动服和休闲服的方面,未来市场发展潜力无限。除了本文所提及日本帝人公司生产的中空微多孔纤维外,其它吸湿排汗的纤维和由台湾工研院化工所自行研发成功的HydroPore纤维,也将亦将加入市场的竞争行列。(戚龙)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