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Process Coner自动络筒机
日本村田公司1979年推出Muratec Mach Coner自动络筒机以后,经过全新的设计,新型Process Coner自动络筒机已经投入市场。新型自动络筒机有以下特征: 采用各种防叠措施,但随着卷装直径增大和更细的纱支,这些措施效果不一定理想。在重叠临界区内高速退绕可以表明卷装的防叠质量,新型自动络筒机所用槽筒解决了此问题。在Sulzer的M8300多相织机上使用可得到验证。 用Ne40普梳纱试验,退绕速度由Mach的230米/分提高到Process Coner的250米/分。 为减少卷装纱线长度的差异,采用直线纱线通路和张力控制器,使卷装重量差异由±2%提高到±1.2%。 新的络筒机也可安装Mach Coner上所用的Perla-A减少毛羽装置,但需要用压缩空气,在能耗上不够经济。作为一项技术改进,可安装新开发的Perla-D不用压缩空气的减少毛羽装置。如结合采用密实纺纱的环锭细纱机,则效果更为明显。 采用变频控制风机和槽筒直接传动而降低能砂。上蜡装置在不使用时可将上蜡辊暂停转动。因此全机的能耗可从10.22KWh降低到6.12KWh。新机也可安装Mach Coner的防止纱线扭结装置,将纱管中心对准控制气圈装置的中心,可减少回丝量。 风机电机采用变频控制,消除过度的负压,能在最佳静压下运行。全机的噪音由822dBA降低到78.1dBA。 对于光学清纱器,保证镜头不沾污很重要,以免导致不必要的纱线切除。新机设计中考虑了此问题,在纱管和上蜡装置之间的纱线通路完全设计成直线,消除由于纱线通路偏移和干扰。 新型的清纱器可以检测错支纱、云斑和毛羽过多等纱疵。新机采用单独传动和单独控制以消除蜡支纱之类的纱疵,每个卷绕单元完全独立控制。 Mach Coner上配备单独传动的接头器,其纱管质量控制系统重复检测到同类纱疵或连续性异常纱线时停止卷绕并报警,然后由人工剔除纱管除去纱疵,再恢复到原有卷绕位置。在新机上在检测到这类纱疵时,在接头前从纱管上除去一定数量的纱线,并重新启动。如仍有疵点,可以重复此过程到预定次数为止。上述措施,使生产效率由78.1%提高到85.0%。新机的剪纱器采用100%陶瓷剪切部件。该机可在运行中进行单元维护,维护人员可比原来减少40%。可在中央控制面板上分析数据,便于集中管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