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纺织品配额取消将会发生什么
近来,美国纺织界最热门的话题是2004年以后将会发生什么。以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协会(USA-ITA)为代表,他们认为在配额全部取消之时,肯定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配额取消将会提供新的供货渠道,但也将面临新的强大挑战。 配额制度实施了长达40年,与其长期处于相对平静的实施状态相比较,近几年一下子成了问题争论的焦点。具体而言,2004年12月31日以后,美国很有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以应对无配额时代:首先,针对纺织品和服装的倾销及补偿关税案例将会增加,虽然此类案件所涉及的成本费用不菲,但美国认为对于合理的上诉请求来说,将有助于限制这种侵害行为的发生。 2004年以后美国到底会提起多少倾销诉讼还很难说清楚。不过,美国已有相当数量的律师看准未来涉及纺织品服装倾销的案件将会猛增,因此纷纷与美国纺织组织拉关系,以便能赢得这一赚钱的机会。不过,到时美国这一领域是否真能出现大量的倾销诉讼还值得怀疑,还得看美国纺织业是否真的愿意支付提起诉讼的费用。 长期以来美国纺织业一直是受到保护的,以往涉及反倾销的案例非常少,因此也无所谓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伤害。涉及倾销的案件很可能不是来自服装领域,而是来自纱和织物领域。这是由美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只有那些生产与进口货相同或与进口货直接竞争的产品领域才有可能引发这类争端。提出诉讼申请必须要得到至少占整个生产领域25%的生产商或工人的支持,并且要有50%的业界人士或组织对这一申请表明态度,不论支持与否。 由于配额取消,贸易机会大增,很多国家将无可避免地会卷入这些案例,另外,进口来源增多很有可能会在一次案例中涉及多个国家。因此,尽管要支付诉讼费用,但一些大的倾销案例还是会发生的。美国业界人士和组织认为,无论这些案例最后胜诉与否,都将会给美国国内产业带来打击。 其次,没有ATC的保护,美国很可能会制定有关保护性的法律条款,类似于美国今年对钢铁进口实施严格的贸易限制,也会扩及到纺织业,因为纺织业仍然被美国视为值得关注的重要产业。一个在ATC终止后美国很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动用201条款。最近美国纺织界看到钢铁业受到201条款的保护还有些嫉妒,其实他们忘了,他们受到的保护比钢铁业受到保护的时间更长。 201条款即《美国贸易法》第二部分的第一个条款“促进对进口竞争积极调整的措施”。201条款规定,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某物品正以迅速增长的数量进口美国,以致成为对生产与进口物品相同或直接竞争物品的国内生产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实质原因,在其权限内,总统应根据本部分采取适当可行的、其认为会促进国内产业对进口竞争进行积极调整努力、提供比成本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措施。 201条款赋予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总统以相当大的自由裁定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决定把哪些产品纳入调查范围之内,并做出其是否对国内产业产生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的裁定报告;可以不经美国工业起诉,自行开始对某一国家进行调查;可以决定对某一外国是否采取报复措施和采取什么报复措施。201条款是一种单边措施,外国的贸易做法是否公平完全依美国自己的标准来判断。201条款不同于一般的反倾销法规,后者启动的前提是进口商品违反了相关的国际贸易法规,而前者则只要是认定进口商品对于美国企业利益存在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即可启动。 另外,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到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例如2006年的国会选举和2008年总统大选,如果纺织业较集中的地区正好是选举的热点州区,那么倾销案件和保护措施就有可能增加。 第三,针对中国采取保护措施是完全有可能的。 尽管后配额时代中国的竞争力大大强于世界其他竞争对手,但是美国纺织业的多次声明以及布什政府的态度,使得美国进口商和零售商不会将其商品的供货渠道全部押在中国身上。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最易成为贸易壁垒的针对国,对于中国的某些产品还会有新的限制。在中国与美国达成的加入世贸协议中包括一项特别保障条款,也就是说很可能在2004年后配额时代或是更近的时间,美国将会对某些中国产品实行配额限制。这将由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来操纵,它采取的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运用的非正式行政程序。 美国国内业界和行政机构尽力让其他供应者对中国的竞争力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分化瓦解”战略已初见成效。美国的政府报告中表示,受国际纺织服装局(ITCB)支持的加快一体化进程,将损害加勒比、中美洲和非洲国家,因为这样将有利于中国。美国政府为达到既安抚国内业界又让其他供应者害怕与无配额限制的中国竞争这两种目的,会阐明其将会利用纺织品保障条款以限制中国产品的数量以保护其他WTO成员的利益,继而可以在其他问题上迫使对方让步或获得对方的支持以作为交换。 美国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有助于倾销裁决。在美国,试图与中国建立长期生意伙伴关系的进口商也会对此表示担心。看来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卷入美国业界提起的倾销诉讼中,这将影响美国进口商对中国货物的最后成本做出评估的能力。 第四,纺织品服装产品越来越成为解决贸易争端案件中用以报复对方的武器,即使这些案件与纺织品服装贸易毫无关系。 服装常被作为报复的武器,美国经常指责别的国家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或是没有充分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依据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由美国政府列出报复清单,如果其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没有消除,那么将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往往服装产品会包括在报复产品之列,即便是所指的不公平贸易与服装毫无关系。美国纺织业都盼望能继续执行此项政策,并在后配额时代能频繁运用该项无需成本的政策来保护美国纺织业。 后配额时代的画卷并不像许多人希望的那样美好。虽然配额限制将要取消,但是接踵而来的是其它的限制措施。美国和欧盟出于经济、政治等原因会继续采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因此,国内纺织界应提高警惕,及时了解欧美国家的贸易政策动向,调整策略,在充分利用后配额时代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损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