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现端倪 市场洗牌将加速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07-4-5 9:30:40  

受到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波动、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业在负重前行的同时,也初见产业布局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端倪。业内专家称,这种纵深发展也必将推动行业洗牌的加速进行。 “西进”初见端倪 受困于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土地资源紧缺、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综合因素,纺织服装业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梯度转移,被确定为未来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两份报告显示,这种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 业内专家称,在沿海发达省份加速转移的同时,内地省份也在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目前,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各个内陆省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重要手段。成本低、原材料丰富和优惠的政策是中西部省区吸引东部企业的三大法宝。此外,内地各省的专业协会也相继成立并开始活跃起来。 但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发展态势,“省内转移”仍是主流。上述报告称,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 报告认为,梯度转移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企业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承担着较难预测的风险成本,势必权衡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来进行目标地的选择;而且,转移的速度还取决于内陆地区是否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策环境、意识观念对转移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一轮“洗牌”来临 报告预计,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 报告称,目前的运动装市场、时尚休闲装市场的竞争态势已明显体现出“洗牌”和市场细分的迹象;本轮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加工商与经销商将进一步分化。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以个体经营者为主的经销商队伍中,专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营销公司”已经浮出水面。国际品牌运营商也将陆续登陆中国,将在品牌化运作、资本化运作等方面带来国际化经营的新鲜理念。此外,专业的品牌和产品进口商团队也将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雄厚财力和丰富外贸经验的专业外贸公司,在国际品牌引进方面将成为一支主力。 报告还预计,2007年,外销型企业、海外品牌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将明显加快,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警惕外贸风险 2007、2008年底,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将相继到期,欧美将不会再对我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如何规避后配额时代再度出现出口激增、价格暴跌情况成了必须面对的难题。 报告称,2007年是我国处理纺织品服装贸易国际关系的关键一年,任何出口非理性增长都将置我国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欧美企图在2007、2008年后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保护手段对我纺织品实施限制的意图明显,这些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单纯的数量限制大得多,一旦实施,我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份额将遭到严重削弱。 报告建议,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行自律,行成政府制法执法、行业监督、企业守法的良好环境。此外,在“走出去”方面,报告预计,“品牌走出去”是2007年以后的热点;实现自有原创品牌出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区域会越来越广。“采购走出去”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