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纺服出口土耳其剧增13倍
2006年中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系数上升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博会”)本月在北京举行。服博会期间,权威机构发布了2006年中国服装业的各项运行数据,其中,大量有关外贸的数据对出口型企业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针织服装出口 单价大幅提高 服装出口金额增幅受到配额、国际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波浪型增长并逐步超过上年水平,最终高于2005年全年增幅9.5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增幅曲线更为波折,最终远高于2005年全年增幅13个百分点。出口单价大幅上扬,出口产品结构趋优。2006年服装平均出口单价2.94美元,同比上升了10.94%。其中,棉制服装出口单价增幅较大,达20.34%。 针、梭织服装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有大幅增长,但梭织服装增幅明显低于针织服装增幅。梭织服装平均出口单价增幅较小,为7.49%;针织服装出口单价大幅提高,增幅达19.78%。 出口土耳其市场 急剧升温 我国服装出口区域格局微调。2006年,亚洲依然是我国服装最大的出口大洲,出口金额占我国服装总出口39.97%;美国成为我国服装第一大出口国,对美出口金额占我国服装总出口的16.95%,同比增加了18.91%。 此外,我国服装对土耳其出口同比增长了1386.46%,使土耳其成为我国第19大出口国。 外贸出口单价 在两国市场骤升 2006年我国服装的主要出口国中,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的市场情况值得注意。我国服装对这两国出口数量、金额均出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出口金额增幅巨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两国出口单价同比也都出现了169.38%和216.11%的高增幅。 我国企业对罗马尼亚的针织服装出口单价提高了232.48%;对保加利亚的梭织服装出口单价提高了279.51%。我国企业对罗马尼亚针、梭织服装出口单价分别高出我国服装平均出口单价78.44%和16.56%;保加利亚针、梭织服装出口单价分别高出我国服装平均出口单价74.31%和69.50%;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服装平均出口单价分别高于欧盟0.73%和8.05%,分别高于日本12.25%和20.71%。 服装输欧美量降价增 2006年我国对美、欧服装出口持续量降价增的趋势。去年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为161.3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8.91%;针、梭织服装平均价格分别为4.65美元/件和4.49美元/件,比前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4.16%和6.9%。我国对欧盟服装出口16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64%;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小幅下降,而平均价格比前年同期增长21.05%;梭织服装出口数量增长了11.05%,出口平均价格同比增长12.18%。 在欧盟,我国服装出口最大的国家依次是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 受欧美出口情势不明朗、配额分配办法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配额使用情况不甚理想。欧盟海关和美国海关的数据显示,欧美对我国设限的服装产品清关率最高也未达到90%,对美设限服装产品总体清关率为74.49%,对欧设限服装产品总体清关率为72.18%。 进口服装消费 占全国总额1.5%—1.8% 2006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进口16.97亿美元,同比上升了5.5%。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进口8.69亿美元,同比上升了6.55%;针织服装及附件7.17亿美元,同比上升了3.11%;服装平均进口单价2.26美元/件,同比提高了11.33%,其中,梭织服装平均进口单价为3.71美元/件,同比提高了20.45%;针织服装平均进口单价为1.57美元/件,同比提高了6.08%。进口服装消费约占我国服装消费总额的1.5%—1.8%。 国际竞争力系数 提升至96.5% 去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147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18%。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51.9亿美元,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64.72%,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9.82%,服装出口266.22亿件,同比分别上升28.9%和21.16%。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出口437.24亿美元和84.72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4.81%和13.95%;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449.01亿美元、181.51亿件,同比分别增长45.44%和24.85%。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贸易顺差934.94亿美元,占我国贸易顺差的52.68%,比2005年的70.92%下降了18个百分点。2006年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系数从2005年的95.7%上升到96.5%。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