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2007年,纺织品配额增量对中国纺企是不是橄榄枝?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3-28 10:21:01  

纺织品配额数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可变量。2007年,对于始终交织着忧愁与希望的中国纺织品企业来说——配额增量是不是橄榄枝? 原本认为会风平浪静,但还是激起了层层涟漪。 时过两个月了,1月25日欧洲理事会发布的第54/2007号规例(以下称新规例)至今仍处在中国纺织品企业的讨论中。 新规例规定:欧盟增加对源自中国内地的若干类纺织产品进口配额;对运往扩大后的欧盟纺织品,必须遵守欧盟配额及监察管理制度。 这是继2007年1月1日第3030/93号规例刚刚实施不足一个月,欧洲理事会对中国内地纺织品配额的重新分配。但是这一次,是不是橄榄枝? 欧盟:增配事出有因 其实,中国的企业在去年就知晓了欧盟可能增加配额的消息。一些纺织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我们知道,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将正式加入欧盟,原先通过这两个国家输欧的纺织品,要纳入欧盟统一管理。” “新规例其实是对欧洲理事会第3030/93号规例的修订。”据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研究中心苏志明介绍,随着上述两国正式加入欧盟,对于1月1日执行的第3030/93号规例中的配额数,新规例做了适量的增加。 “企业可参看新增的配额列表。”苏志明说,有配额大幅增加的,如第6类男装或男童梭织及膝裤、短裤(泳裤及长裤除外);有配额变动不大的,如第26类羊毛、棉或人造纤维制的女装或女童连身裙,第115类麻纱或苎麻纱等;而第39类非针织或编织的餐桌织物、梳洗织物及厨房织物、起绒毛巾或类似棉制毛圈织物则没有变化。 作为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苏志明参与了新规例的翻译工作。 实质:配额反而减少 对于广东宏远纺织经贸公司来说,他们却打了个漂亮的擦边球。因为公司在2006年11月承接了5万件罗马尼亚的短裤加工订单,2007年3月底交货。根据新规例,于2007年1月1日前运出罗马尼亚或保加利亚这两个新成员国进行外发加工的纺织品,再出口到这两个新成员国,将不受此次欧盟的数量限制或进口许可规定限制。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广东宏远那样幸运。宁波永南针织有限公司在2007年1月8日同样接了罗马尼亚的一单T恤业务,虽然新规例从1月26日生效,但法规第2条规定新规例有追溯效力,实施日期仍然按照第3030/93号规例执行。“我们将执行配额规定。”该公司业务员吴镝说。 增加配额对中国纺织企业来讲当然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远远没有达到企业的期望值。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智利服装纺织品集团公司,一直从事欧美进出口许可证办理及配额调剂的工作,据该公司转口贸易部的谢有利介绍,2006年,中国大陆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纺织品及成衣出口分别激增648%、836%,有的成衣出口甚至增加10倍以上。如今,罗马尼亚已成为中国大陆的第四大出口市场,跃升在韩国之前。 “但是现在,他们成了欧盟成员国,同样也成了出口限制国,因此,指望两国加入欧盟获得配额增量,反而不如把两国作为转口贸易的好。”吴镝这样认为。 企业:配额仍不够用 由于此次欧盟增加的配额数量有限,因此,许多企业在开年之初就拉开了争夺配额数量的架势。因为对2007年的纺织品配额,我国已经实行了协议招标,取消了公开招标制度。“门槛抬高了。”苏志明介绍,只有对出口业绩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资格参加。 在2006年12月举行的2007年度第一次配额协议招标中,宁波市有226家企业中标。如欧盟T恤衫配额,该市中标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 “但是仍然不够用,许多企业在毛衣、梭织裤子、女衬衫、洋装、胸衣及麻纱配额的利用率现在都超过了30%,若以此速度,该类配额将于上半年前用完。因此,我们寄希望第二次协议招标。”吴镝说。 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止,中国大陆输欧纺织品配额利用率均超过80%,至本年初,纺织品出口至欧盟的速度并未减缓,以洋装为例,截至1月15日,其配额利用率已达11.05%。 因此,在第一次的协议招标前半年内,一些企业加大了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这两个原先非设限国家的出口量,以此加大业绩获得出口配额增量。如深圳出现了“纺织品出口异常激增”的事件,一些企业对上述两国的纺织品出口平均单价较上年也上升了5~7倍。 僧多粥少,“入场券”就显得弥足珍贵。谢有利介绍,2007年纺织品配额的一半,已经被全国3650家企业瓜分,因此可能在2007年4月的第二次配额协议招标,仍将是众多纺织企业争夺的焦点。 市场:配额价格涨高 广东宏远纺织经贸公司的营销员张洁告诉记者,年初跟客人订合同的时候一打裤子的价格是5美元左右,现在到了出货的时候了,由于配额不够用,从市场上购买的配额价格升到一打16元。当初的利润额计算在26%左右,而现在的成本增加到了200%左右。 每年因为纺织品配额的数量,欧盟和中国都有许多口水之争,但每年,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是增加了一定量的配额,中国企业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甚至不降反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据业内人士介绍,首先是许多业内人士都看好2007年的出口业绩,风向“飙升”了价格。他们的根据是,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470.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而随着输欧配额数的调增,2007年也会是一个丰收年。 其次是使用配额的企业增多,抬高了价格。如先前出口到保加利亚的企业,现在也要加入到使用配额的队伍中,“价格当然就上去了。”谢有利说,以毛衣为例,1月15日的配额价格为7.5美元/打(约0.81欧元/件),较去年12月31日的配额价格上升了1美元。 再次,在新规例中,根据外发加工贸易的豁免制度,生产纺织品所用的原料可从欧盟输往中国内地作进一步加工,产品完工后可按另类配额再进口欧盟。谢有利认为,“这同样是中国企业激烈争夺的‘另类’入场券。” 当然,并不排除有些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囤积配额的嫌疑。某纺织网站的分析师祝良万认为,待价而沽,这也是导致配额价格高涨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企业将自己的配额出售给那些没有配额但是想出口的企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