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纺织行业2006年运行分析及2007年趋势预测


来源:国家发改委     发布时间:2007-3-22 11:30:12  

2006年,纺织行业保持“十五”以来快速发展势头,全行业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等各项指标均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一、运行情况 (一)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良好。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618亿元,同比增长21.3%;销售产值24109亿元,增长21.6%;产销率达9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纱产量1722万吨,增长19.9%;化纤2025万吨,增长12.9%;布438亿米,增长14.8%;服装170亿件,增长11.9%。 (二)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88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棉纺织218亿元,增长33.3%;化纤66亿元,增长41.6%;服装251亿元,增长29.3%。 (三)外贸出口增幅不减。尽管受贸易摩擦的滞后影响,对欧美地区出口增速放缓,但对全球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速。2006年,全行业实现出口1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纺织品523亿美元,增长18.8%;服装948亿美元,增长28.9%。 二、运行主要特点 (一)棉花价格变动比较平稳。2006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棉花价格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上半年,标准级棉花价格基本维持在14000元/吨左右,有效地促进了纺织生产的平稳运行。下半年,随着新棉大量上市,陈棉销售特别是新疆棉销售压力陡增,九月下旬,棉花价格一度跌到12600元/吨左右。国家适时采取新疆棉搭售进口棉配额、收储新疆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四季度棉价出现持续稳定回升,目前基本维持在13000元/吨左右。 (二)化纤产品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回升。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化纤行业差别化率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理性回落,产量增速放缓。2006年,化纤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55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销售总产值3106亿元,同比增长21.6%;产销率达到9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受油价上涨成本推动,2006年下半年,占化纤总量78%的涤纶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带动了行业效益的提升。同时,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化纤企业传递原料压力的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化纤行业实现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涤纶行业实现利润35亿元,增长62.8%。 (三)对欧美出口大幅回落,对非设限地区出口增长迅速。受欧美纺织品出口数量限制协议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欧美出口出现了大幅回落。其中对欧盟出口230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回落了33.6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增幅回落了48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对非设限地区的出口出现放量增长,2006年对非设限地区出口1010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增幅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对香港、韩国、土耳其、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区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了21.2%、28.1%、217.5%、44.9%和125%,增幅均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06年,在国家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的宏观政策引导下,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理性回落。2006年,纺织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0亿元,同比增长27%,比2005年回落了10.3个百分点。其中棉纺织投资623亿元,增长19.8%,增幅回落了35.7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棉花供需矛盾依然存在。2006年度,全国棉花生产丰收,总产达到670万吨左右,但仍不能满足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底纱产量进行测算,棉花缺口至少在400万吨以上,2006年进口棉花364万吨,同比增长41.8%。一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棉花进口过程中的不可控风险,调整了经营思路,棉纱进口大幅增长。2006年,我国净进口普梳棉纱23万吨,同比增长89%。 (二)欧美订单大量外流,配额使用率偏低。2006年,受纺织品出口设限影响,欧美纷纷将订单转移到了劳动力更加便宜、纺织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的印度、孟加拉、东南亚等地。据欧美海关统计,2006年对欧美出口配额产品的清关率仅仅达到70%左右,而且没有一类产品全部使用完毕,最低产品的清关率甚至不足4%。尽管商务部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降低配额成本,鼓励企业用足用好配额,但对欧美出口疲软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给纺织出口企业带来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2006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与2005年7月汇率改革前相比,升值幅度近6%。2006年9月,国家又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了2个百分点,这些宏观政策的变化无形中加大了成本,对部分以量取胜的纺织出口企业的出口增加了压力。 (四)涤纶行业投资增长过快。近几年,随着大聚酯成套装置的成功开发及批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聚酯涤沦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化纤产能快速增长,也给市场带来了较大压力。2004年以来,化纤行业进入调整期。经过近两年的调整,2006年,化纤行业开始步入新的上升时期,以涤纶行业为首的新一轮投资冲动开始逐步显现。2006年,化纤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涤纶行业完成66亿元,增长88%。涤纶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将给2007年的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行业预警成为当前引导企业正确分析形势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2007年纺织行业运行环境分析及趋势预测 2007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纺织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深入分析研究纺织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对于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的看,2007年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比较有利。近年来,纺织行业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企业适应激烈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些也将有利于纺织行业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保持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纺织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首先,人民币继续升值将进一步减弱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优势,从而给纺织出口企业带来压力。其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带来的影响将在2007年有所显现。2006年9月,国家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到11%,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在3个月的缓冲期后,将对2007年纺织出口以及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欧美设限和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稳定的贸易环境,客观上给我国纺织主要竞争对手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使得我国纺织出口增长面临着严峻考验。第四,资源环境约束仍将对行业发展形成制约。2007年,纺织行业发展仍将面临着国内棉花短缺、化纤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印染用水量过大、能源供应不平衡以及劳动力供应不足等资源、环境约束。新形势下,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日渐突出。 综合上述,2007年纺织行业发展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纺织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2007年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出口增幅将超过15%。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