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纺配招标缘何依据2005年出口业绩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3-15 9:44:40
为什么第二次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协议招标依据2005年出口业绩呢?主要是因为2005年的出口业绩是在不知道以上两国将加入欧盟的条件下发生的,不存在虚增的动机。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于今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从中国出口保、罗两国的相关类别纺织品也将纳入欧盟统一的配额框架体系下。 从商务部了解到,根据中欧双方协议,我国2007年输欧10个类别的纺织服装产品协议数量有所增加。商务部研究决定,所增加的协议数量在2005年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有出口的企业范围内进行招标。在2005年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两国有出口业绩的企业,按照2003~2005年对上述两国三年的出口业绩计算出本次的可投标数量。至于本次协议招标各企业的输欧类别的可投标数量,按照各企业2006年对原欧盟25个成员国出口业绩可计算得出可投标数量,对原欧盟25个成员国的可投标数量和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两国的可投标数量相加得出企业全年可投标数量,再扣除企业在第一次协议招标中已中标的数量,即为本次协议招标各企业的可投标数量。 业内人士分析,为了分配到更多输欧配额,不排除一些企业2006年在出口到保、罗两国的数量上存在造假的可能,而本次协议招标对上述两国的配额分配不以2006年业绩计算,大大挤出注水的成分。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出口到罗马尼亚纺服产品占深圳纺织品的比重为1%,而到了2006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24%,出口到这两个国家纺服产品的增幅对深圳纺服出口总增量的贡献率达到47%。由此,我们应该同样关注欧盟东扩,关注将来可能加入欧盟的国家,关注今年对将来可能加入欧盟国家的出口。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