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暖冬谋杀羽绒行业 1/3小品牌或将倒闭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07-2-28 10:29:53  

沈阳市服装协会秘书长娄敬洪说:羽绒服市场受到暖冬的冲击最大,保守来看,全国有1/3的小品牌或将倒闭 在法国巴黎专门批发服装的浙江商人说:“没有想到,欧洲的刺猬不冬眠,能让我们受到这么大的损失!” 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不久前在达沃斯落幕,会议指出,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 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内蒙古包头市,一位名为张晓燕的女孩正在为“全球变暖”烦心,她是国内最大羽绒服生产企业——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名一线销售人员。 “2006年,波司登在包头的销售额约为6000万元左右,每天的销售额约11万元,从表面上看,销售额与预期相比,似乎相差不大,但由于暖冬的原因,羽绒服在正季的价格当作反季来销售,每件的销售单价下降了60~70元左右。自然,公司的利润率被摊薄了。”张晓燕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如是说。 羽绒行业的焦躁 波司登是中国规模最大、集科研、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羽绒服装企业,现有江苏波司登、江苏雪中飞、山东康博三大羽绒服生产基地,员工16000余名。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对于以波司登为代表的羽绒服生产、销售企业来说,并不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最温暖的冬天使他们的如意算盘多数落空,“羽绒兵团”败走暖冬。 “从1月24日到2月初,波司登每天在重庆的销售仅为500件,比12月份下降了60%。”波司登销售负责人宁先生介绍,“本以为今年可以多卖点,没有想到,在没有什么征兆的情况下,1月24日太阳就出来了,今天还在继续照耀。”卢先生本计划通过一系列促销手段,将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3倍,但是这个计划明显被气温上升给搅黄了。 “不仅是波司登,国内外的羽毛(绒)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张晓燕告诉记者,公司正在积极调整,产品形态也在转型,比如,减少羽绒服的填充物、探索时装化等。 连累产业链 羽绒服滞销,作为上游企业的原料厂也受到牵累。由于暖冬,在西部最大的羽绒制造基地重庆铜梁县,约20家羽绒厂已有过半提前歇业,停产的时间多数集中在本月2日前后。 铜梁川岛羽绒厂吕老板透露,2005年同期,质量较好的羽绒能卖到20万元/吨,2006年每吨只卖到了16万元。“我每月的生产成本近5万元,只能通过低价尽快销售完库存。保守估计,我已经亏了100多万元。” 距离包头千里之外的东北门户城市沈阳,平均气温升温2.3℃,单日气温创同期最高纪录。 沈阳市羽绒服的销售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16,该市第一家SHOPPING MALL——兴隆大家庭,营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坐落于东北第一街——沈阳中街,是羽绒服行业的“晴雨表”。 本报记者从该商场对外发布的各项促销信息来看,受到“暖冬效应”的影响,羽绒服纷纷价格跳水以冀望拉动销售颓势:2006年11月7日~11月16日,全市统一价,买羽绒服,送羽绒被,每天500条,十天5000条。名牌羽绒服打出“一降到底”促销广告,原价588元以上的羽绒服,已经卖到199元~299元,最贵的也就400元左右。 兴隆大家庭羽绒世界专卖区经理王爱国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称:“今年的羽绒服市场受暖冬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商场羽绒服的销售一直不断进行打折、促销活动,即使这样,也只达到预期销售额的2/3。” 沈阳服装协会羽绒服专业委员会的赵主任透露,沈阳市2006年的羽绒服销售量,比往年减少约30%。 而沈阳市服装协会秘书长娄敬洪说:羽绒服市场受到暖冬的冲击最大,保守来看,全国有1/3的小品牌或将倒闭。 全球同此冷暖 王爱国粗略估算了全国的羽绒服市场:今年将多积压200多亿元的羽绒服产品,约8000多万件。按此计算,沈阳今年将比往年多积压12.5亿元左右的产品,约500万余件。 暖冬严重冲击了中国羽绒服市场的商业秩序,同样,欧洲国家也难以幸免于难。据土耳其《今天时代报》2月1日报道,土耳其服装业目前正经受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重打击。土耳其服装生产商协会主席艾努尔·贝克塔什说,由于暖冬,土耳其2007年冬季服装销量与往年相比大幅下跌。许多经营冬季服装的商家蒙受巨大损失,资产减少了近30%。 贝克塔什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迫使服装生产厂商在宏观经济范围内进行重新调整,但是仅依靠他们自身无法克服困难,政府应及时干预并进行引导。 刚刚过去的欧洲暖冬,就连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与此同时,浙江、上海的部分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感到了阵阵“寒冷”。在法国巴黎专门批发服装的浙江商人说:“没有想到,欧洲的刺猬不冬眠,能让我们受到这么大的损失!” 从去年11月份到目前,他们冬装的批发量几乎下降了60%。随着气温迟迟不下降,巴黎的消费者推迟了购买大衣、毛衣、羽绒服等冬季服装的时间,大多数人准备等到开春减价期再购买。 另据上海某贸易公司出口部一位负责人介绍,从去年11月份开始,他们的出口批发量下降了40%,“原先跟生产厂家签订的合同,也不得不因为欧洲的销量而有所改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